【第一教育】两会@教育丨上海教育界代表委员发出了哪些”好声音“?
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热议社会热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来看看上海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们发出了哪些“两会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
应用型大学要跳出 “ 仿名校 ” 怪圈
作为一个有49年教龄,多年来一直关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大学教师和全国人大代表,我在此重视高校分类指导以深化改革与创新之关键节点上拟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供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一、加快分流分类,指导合理的目标定位
宜结合国务院出台的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各地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加快把一批综合条件与基础入不了一流的大学从“盲目追求高、大、全,信奉追逐型同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困局中解脱出来。
通过科学合理的 “自我再定位”,“迅速进入”改革、调整、优化、重建的新发展通道。要抓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大好时机,在大学分类分流上克服“议而不决”、“方案不落地”的传统行政化的陋习。
二、着力扶持和指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局部优势
应用型大学的前景在于创新发展与构建特色,以培养高质适用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但这类转型而成的高校需要“脱胎换骨”,以新的理念面对高教的竞争与变化。必须变着力提升学校“排名”为倾力构建新专业的局部优势,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上的新优势。
要跳出“仿名校”、“沿袭985、211标杆”的发展桎梏,走校企合作、课堂与职场衔接、课程开发与产业需求相融通的创新与特色发展之路。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在理念指导,鞭策激励、资源配置,信息沟通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应加速推进!
三、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大战略和新产业
应用型大学的天生优势在于贴近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较受地方政府关注。在目前我国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中,应用型大学必须学会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有效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的优势。
大致可有三个维度:一是同先进的兄弟高校合作以利用“外脑”与“成果移植”,建立自己的特色和强项。二是同地方上的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合作以构建互利共赢的共建机制和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三是同新兴产业中的创业和转型企业合作,互为依托,共创良机,目前需要产业人才的行业有健康服务、生态环保、影视动漫、海洋经济、航运与港口物流等等。在这些领域,应用型大学开创与推进合作平台和机制是大有可为的。
四、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工程硕士相衔接的职教一体化人才成长通道,加快培养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使命。这类大学的学术研究应聚焦于产业人才培养和课程研发,进而以创新精神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与内容。
其中,师资队伍的改革与建设是根本。建议以更积极的姿态组建符合应用型大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和创新培养与导入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扩大企业高技能人才进校担任兼职专业教师,探索“职业导师制”以辅导与引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自身成长。
总之,应用型本科大学和机制建设是一篇大文章,这一新兴高教群落的发展与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长远发展中的人才结构优化和社会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希望国家教育部重视并着力做好这一方面的指导与推进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蓝闽波: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创新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实力提升至关重要,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涉及一流大学的建设问题,也事关国家长远发展。
然而,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学生以课本、课堂、课堂教师为中心,热衷于考试考证,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同时,学生对于枯燥的学习非常不满,上课玩手机、看电影等是课堂内的普遍现象;阅读量大量减少是导致学生被动式学习的重要因素,不看相关书籍是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至于对学习缺少兴趣的问题所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唯分数、被动学习,变得及为迫切,改变现状是实现创新国家的一个重要环节。
1 )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建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基本要素,没有兴趣,创新动力势必不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多样化的,缺少兴趣的学习会直接导致培养的学生是为考试而学,为学位而学的普遍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因材施教是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因材施教已经提出多年,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涉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设置等多个问题。如按学科大类招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实施通识教育,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再分到具体专业;采用各种措施,对教学体系加以调整,加大学生对各种知识的阅读量。
只有在了解各种知识和观点的基础上,在专业学习阶段再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专业,这样可以减少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增加专业选择空间,提高专业满意度,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从兴趣出发选择专业,这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为因材施教提供极大的空间。
2) 放开专业选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的选择涉及每一位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对专业的热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美国大学在转专业方面给与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学生在大领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如:在工程学院,学生可以从机械工程转到电子工程专业学习;同样,工程类的学生也可以转到理科学院学习,如: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化学系学习。
这些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热爱将成为从事一生职业的基础。我国高校也允许学生转专业,通常是在一年级末,而这阶段,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和了解都与中学阶段类似,对所学专业还没有基本的了解;要实现学生自由转专业,同时也要避免出现一些“热门”专业人数过多的情况,可以通过自然调节和社会用人调节实现不同专业的均衡,真正做到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宗旨。
3 )强化分类管理逐步理顺高校的定位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于高校的功能定位,已经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已逐步实现了分类管理,如美国的文理学院就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对于专业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这类高校的毕业生却是一流大学研究生的热门候选人。
这些大学(学院)实行小班教育,重视素质培养,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教学,对于科研并不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同样,德国的教育体系讲究多元化,特别是它的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很成功。
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而我国的高校去特色化严重,一味强调大而全,导致各类高校雷同。但对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却不太关注,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些弊病,一些二、三本的学生为了改变身份,从入学开始就为考研奋斗,造成考试成绩很高,能力却很一般的情况,这也直接导致许多用人单位非985、211本科生不使用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要采取一切措施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情与兴趣,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经过基础学习再分到具体专业。大类招生可以减少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增加专业选择空间,提高专业满意度,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从兴趣出发选择专业。
2) 以现有的高校分类为基础,逐步完善高校的各自定位。现代大学是以传输知识为主要目标,现代大学章程也给予高校极大的自主权。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紧扣市场需求,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校,应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指标。
原文来源: 第一教育 | 发表时间:2016-03-07 | 作者:第一教育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g0ODc5NA==&mid=402318690&idx=2&sn=4e7613dc82f31f6cd08d32c38bf3f0a3&scene=1&srcid=0307UjeqmOD9knfL28btupPC#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