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 | 东华大学“尚创”生态系统:新时代 “第一动力”的育人答卷
前不久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努力提升高校创新服务水平。就在22日刚刚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大会上,又传递出要瞄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放大知识溢出效应的信息,与之呼应。沪上高校如何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让人才培养、知识溢出更接地气,更好助力上海时尚之都、科创中心建设,学校交出了“‘尚创’(尚实创新)生态系统”这份成绩不俗的答卷。
做实生态圈只为做强人才圈
说到生态系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生物课上的食物链。而我校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尚创”生态系统,将带给人们一个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新概念。从课内到课外,从实验室到大赛事,从校内到校外,“尚创”生态系统依托教学、科研、活动、赛事、实训、孵化等六位一体的融合模式,形成了学校、政府、市场多方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闭合环,可谓新时代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创新之举。
学校一直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立足国家创新创业战略部署,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各环节,不断优化教育体系结构,注重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经过多年努力,倾心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尚创”生态系统。
在“有创意、善创新、能创造、敢创业”的氛围中,学校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中的创业咨询师、创业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知名创业者、创业校友、风险投资人等,纷纷找准自己在“尚创”生态系统这条人才培养链中的位置,每人守好“一段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接力式地培养“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和创造未来社会发展和应对挑战”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讲真,东华这个生态圈,一切为育人而来。
专创融合:底气足才能“创”未来
大学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的能力。学校坚持“专创融合”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只有让学生底气足了,才能“创”好未来。
学校用好课堂育人主渠道,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纺织学院开设的《创意思维》是一门看似平常的本科课程。“80后”博导许福军发挥其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针对“95后”“00后”学生特点,一轮轮修订课件,一次次备课演练,把这门高附加值的课带到了学生面前。他把市场的商业思维嵌入课堂教育,鼓励学生了解科技进展、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等。在带着学生把专业知识往深里学、往透里钻的同时,激发起大家对创新创业的浓厚兴趣。
(许福军老师(左)在展示“挑战杯”项目新型警用防弹防刺织物)
许老师所带博士生张昆说,正是这门蕴含创新火种的课深深影响了自己。他从课堂逐渐走向了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全国纺织类学术与创意作品大赛一等奖。张昆说,在成绩背后每一次视野的开阔,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每一项赛事的征服,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培养。
实验室是让人容易迸发灵感的地方。学校发挥工科高校特色,把实验室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idea策源地。2015年博士毕业于材料学专业的洪贵山,依托材料学院蒙泰阻燃剂技术团队,组建了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团队,把实验室里的新结果与行业、市场上的新需求精准对接,重点开拓用于高档汽车、高铁内饰的纺织面料阻燃材料及用于锂电池隔膜的电子阻燃材料等领域。洪贵山创办了上海鸿苗实业有限公司,致力于环境友好型功能性新材料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多种产品已获得知名品牌企业的技术认可和应用。
从平台搭建到思维训练、师生共创,学校积极提供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尚创”生态系统优势,让学生不出课堂、不出实验室就能得到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在校园已蔚然成风。
赛练结合:无历练不成长
如果说创新创业的过程有如一场场战斗,那不妨把东华版的“一赛一练,赛练结合”归纳成“练为赛,赛为战”。
韩亚男,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位从创新创业大赛摸爬滚打出来的“女汉子”。本科时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课程,就让她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断加深。本硕阶段,又参加了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纺织高校类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等,当被问及参赛收获,韩亚男满脸获得感地说“实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项目市场状况、和队友协作寻找问题突破口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担任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后,韩亚男特别明白同学们对创新创业项目的需求,她现身说法,为大伙撩开了创新创业的神秘面纱。
(韩亚男(前排右四)参加“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金奖)
研发“声波灭火器”的信息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路昊,是颇有名气的东华“创客”,领衔创办了上海匀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除“声波灭火器”外,主要研发熔炉监测、智能跟随童车等项目。仅在2016-2017两年间,他和团队就摘得了“创青春”创业大赛、杭州高端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北软—摩课杯”创客大赛二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特等奖等多项荣誉。路昊说,通过参赛可以学习其它创业者的创业思维和过程,评委和观众也能提供更接近市场的真实观点。
“尚创”生态系统提供的分层分类指导体系,从学院级到学校级,从省市级到国家级,再从专项赛事到综合赛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历练空间。韩亚男、路昊……他们是各大赛事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更是创新创业的践行者,善于把参赛经验转化为促进实践的有效方法。可以说,创新创业的基因已镌刻在了这些东华学子的心田,融进了他们奋斗成长的每个瞬间。
孵化基地:助创客破茧成蝶
在“尚创”生态系统中,孵化是尤为重要的一环。2018年,从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尚创汇”)顺利毕业的17家首批入孵创业企业中,涌现出“海派服饰新锐设计”“爬楼机器人”“柔性防刺服”“智能毛巾”等一批优秀团队。在这些团队身上有着鲜明的时尚创意创业和科技创业特色,“科技+时尚”也成为东华创新创业教育的金字招牌。
(师生在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交流)
本科、硕士都在东华就读的朱虹,在校完成了6年半的服装设计专业系统学习,同时也萌生了在时尚圈创业的念头。2015年,为了积累经验朱虹进入英国NEXT品牌驻上海办公室,从事女装和女童服装设计,这让她清醒看到了国内童装和国际设计水准的差距。朱虹毅然决定投身童装行业创业并进驻“尚创汇”。忆起在“尚创汇”创业苗圃培育的日子,她感慨道,“那时的我们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创业企业,更多的像一个工作室。”经过近半年努力,终以一家初创童装企业进驻“尚创汇”独立办公室,并创立了Starry Wish品牌童装。这些分阶段、分层次的“扶上马再送一程”,让“朱虹们”的创业走得更理性踏实,有底气。
捻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14届纺织学院研究生朱文斌依托科研成果“智能感应毛巾”项目,入选“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这个从纺织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走出来的年轻企业家不忘反哺母校,担任纺织学院校外导师的他,不仅悉心指导实习生学弟学妹,还重回课堂分享团队故事。随着企业发展需要,他和母校师生在产品技术上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
作为高校创办和运营的孵化基地,“尚创汇”在建设之初就将育人放在首位,注重创新成果转化,拓展实训实践平台,打通创新创业“最后一公里”。“浩晟极嘉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要在品牌建设方面进一步提升”,每月的创业“会诊日”,由专业教师、科技创业导师、校友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组成的金牌导师团,针对创业企业不同阶段碰到的疑难杂症把脉开方。正因为这样稳扎稳打的教育实践,从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到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确认为2017年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尚创汇”升格为“国字号”众创空间仅用了19个月。
经过多年不懈探索,“尚创”生态系统为“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东华范式”。近三年来,我校有209名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本科生83人,硕博126人,79.90%的项目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创业。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以创业成就自我的东华创客们牢记社会使命,创业成功不忘回报社会,以创业带动就业,仅丁建勋、朱汉宝、沈炯、王星、王浩平等5个毕业生团队的创业企业就带动就业3000余人……
面对当下教育形态重塑,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教与学关系正发生的深刻变革,学校抓牢创新引擎,驱动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创新,手持这份优良的“第一动力”时代新人培育答卷,朝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东华人一直奋斗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