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讲坛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Waterman教授与生科院同学分享经验

28.10.2014  12:57

10月23日下午三点,美国生物信息学家迈克尔·斯宾塞·沃特曼(Michael·Spencer·Waterman)教授受邀来到博思讲坛,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讨论会。会议期间,Waterman教授亲切和蔼、幽默风趣,同学们热情高涨,大家从生物信息学、遗传学专业知识,科研经验,人生经历等多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此次博思讲坛由王传超、董欣然两位博士生主持。主持人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Waterman教授的经历,随后邀请教授为同学们亲自讲述他自己的人生历程。Waterman教授娓娓道来,给同学们描述了他少年时的生活环境,大学时对于数学、计算机工程、自然科学、甚至文学哲学方面的兴趣和研究。大学毕业后,Waterman教授进入社会工作,但他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感兴趣,因此重新选择到密歇根州攻读博士。之后他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利用数学模型实现印迹法作图的方法,还提出了史密斯-沃特曼序列比对算法,成功地将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的知识转换为工具并应用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中。

同学们认真倾听了Waterman教授的报告后,讨论会进入提问交流环节。大家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所提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学术方面,同学们问到应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能够更好地学习统计学和数学,如何具体利用数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等;在生活方面,同学们问到在美国就读生信方向选择PhD还是master更合适,如何平衡家庭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在美国寻找合适的工作等。Waterman教授对每个问题都认真倾听,详细解答。在选择课题这个问题上,他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提出应选择能够吸引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学习统计学和数学这个问题上,他认为不仅应当在课堂上、在书本中学习,也应当通过在实验室实践、通过与人交流沟通来学习。

在与Waterman教授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和见闻,也得到了新的人生经验和感悟。大家都被教授的魅力所感染与折服,在会后争相与教授合影留念。

迈克尔·斯宾塞·沃特曼(Michael·Spencer·Waterman)是计算机生物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提出史密斯·沃特曼算法,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印记作图法,为人类基因组的DNA作图和测序提供理论基础,成功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应用于生物研究。同时,沃特曼教授是美国文理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