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化学院周振副教授一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12.12.2016  16:11

  近日,环化学院周振副教授课题组于2015年4月份在化学工程类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影响因子IF为5.310)上发表的论文“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noxic–oxic-settling-anaerobic sludge reduction process revealed by 454-pyrosequencing”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周振副教授,第二作者为2013级硕士研究生乔卫敏。这是我校在污泥减量技术研究领域发表的第一篇ESI高被引论文,也是环化学院以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发表的第七篇ESI论文(前六篇ESI论文作者分别为:姚伟峰教授2篇,徐群杰教授、闵宇霖教授、刘海梅教授和时鹏辉副教授各1篇)。

  好氧-沉淀-厌氧(OSA)工艺被认为是最可能在污水处理厂工程实际应用的污泥原位减量工艺之一。该论文通过对缺氧-好氧-沉淀-厌氧(A+OSA)工艺的长期运行特性(200天)与微生物种群结构系统研究,发现A+OSA系统具有与传统缺氧-好氧(AO)工艺同样高效的COD和氨氮去除率,更高的总氮去除效率,污泥产量较AO工艺减量30.4%。A+OSA中微生物种群丰富和稳定性明显高于AO。在厌氧侧流池中,存在有机物水解发酵菌和慢速生长菌的富集,并对A+OSA工艺的污泥减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为污泥原位减量工艺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352)的资助。

环化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