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青年教师要上好一门课

10.05.2016  11:21

    编者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学校不断丰富载体,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组织教学竞赛等,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2015年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又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新秀,华理新闻网、官微现特辟专栏——教学心得,与读者分享国家教学名师黑恩成的教学思考及部分获奖选手的教学感悟。


      据媒体报道,现在高校中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依然不够顺畅,甚至有的教师无暇顾及教学,教书育人的气氛并不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华理依然把授课大赛做得这么好,真是令人高兴。

    通过赛事,我再次认识到,教学不是天生就会的,不是随便就能做好的。它是一种严肃的智力行为,是一种学术的成就,是一种创造。我从参赛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其中包括李莹老师的教学方法、赵双良老师的教学理念、米丹老师满怀激情的课程内容描述。我作为一个教育战线上的老兵,为参赛者感到光荣,为赛事的领导者、策划者、组织者和顾问组伯乐们的精心工作而感动。学生们也十分感谢他们,因为组织老师上好课,首先是学生的福分。

    参赛者的授课反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念和创意。我觉得本次大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学性。授课内容的科学性是授好课的核心。多数参赛者紧扣了这个核心,他们的授课内容经过精心的研磨、提炼,对科学内容的表达入木三分。但同时,有的参赛者只注重教学内容的陈述,没有让科学性发出光彩。

    二是实用性。绝大多数参赛者的授课内容实在、理论联系实际、表述精辟,学来有趣、学后有味,没有虚晃一枪的脱空之感,也没有人为制造的轰动效应。

    三是艺术性。绝大多数课件多彩多维,注重知识点的艺术刻画,但却不是画面的堆积和罗列。另外,也有参赛者授课的形式不够灵活,不能联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

    四是主导性。多数参赛者能够在授课中自然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能结合自己阅读、教学和研究的心得,讲解对知识点的理解。课件虽是课程内容的精华,但比赛中,它们只是作为授课提纲,没有局限于课件。

    授课大赛这个活动很好,参赛教师的授课也有很多优点,但作为教师,仍应思考两个问题。

    其一,参加20分钟的授课比赛不算难,上好几个学时的课也不算难。但面对几十个学时,甚至一百多个学时的课程,情况就不一样了。所以,青年教师应该进一步规划,怎样上好一门课。

    其二,赛事之后,为巩固比赛的成果,还要再做些什么?怎样迎接上海市第二届、国家第三届青年教师授课大赛并获取胜利?怎样进一步熔炼自己?怎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

    现在,我们已经感受到以上问题传递的压力。缓解压力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拼搏进取,努力攀登新的高峰,竭尽全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