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上海科技馆“馆校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创新实践助力
市教委副主任王平,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副馆长梁兆正,副馆长兼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主任姚强,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丁力,以及来自上海16个区教育局的分管局长参加会议。
市教委副主任王平指出,博物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博物馆应深化与教育机构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和教学计划,打造与教学内容结合互补的教育活动项目品牌。他希望各区的教育局以及教师进修学院、少科站等相关教育部门积极支持,将馆校合作项目与已有工作计划有机结合,组织学校教师开展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的交流与研讨,打造博物馆精品课程特色;同时希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利用,推动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正式实施,推荐选拔教师参加“博老师”培训,同时鼓励毕业的“博老师”们加入到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中来,开发更多富有学校特色的博物馆课程;最后,他希望博物馆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为学校创课程特色、培养骨干教师和创新型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主任姚强表示,上海科技馆集群将深入开展馆校合作,努力把上海科技馆集群建设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拓展实践平台;深入推动馆际合作,努力把上海科技馆集群建设成为教育人员交流研习培训平台;深入探索馆研合作,努力把上海科技馆集群建设成为科研成果发布、传播和转化平台。
“馆校合作”项目负责人,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展教服务处处长顾洁燕做了项目总结汇报。参与2016馆校合作项目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也在自然博物馆现场展现了合作成果。会上,来自全市16个区县的127所中小学校与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馆校双方将围绕“开发一门博物馆课程、培训一批科技创新教师、培养一群学习型学生”三个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2015年底起,上海科技馆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启动了“利用场馆资源提升科技教师和学生能力的‘馆校合作’项目”,致力于促进学校教师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开展拓展型、研究型教学的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学习能力、敢于实践创新、富有科学精神的青少年,探索科普场馆与学校间可复制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
“馆校合作”项目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对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积极的引领和实践意义。项目以“授之以渔”为指导思想,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设计规划了“馆本课程”、“博老师研习会”、“校本课程”、“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实习研究员”和“一卡通”六个子项目。其中“馆本课程”、“博老师研习会”和“校本课程”3个子项目致力于教师能力提升。3个子项目互为支撑,“馆本课程”是“博老师研习会”的重要教材,“博老师研习会”为“校本课程”输送合格的开发者,“校本课程”成为联系学校和场馆的重要纽带,使得教师成为博物馆资源的主动使用者,把两馆的资源有机嵌入到学校校本课程中去。而在学生能力提升方面,“馆校合作”项目并没有直接面向青少年传授知识,无论是“青少年科学诠释者”还是“实习研究员”,均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主题、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形成结论、最后自己把成果展现给大家,馆方给予的是方法和过程的必要支撑。
作为一个非政府行政指令推动的项目,本项目的参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完全属于自愿自发报名,报名之踊跃出乎意料,大大超出原计划招募人数。自2016年1月5日项目正式启动报名至1月20日,“博老师研习会”有117所学校129位教师189人次报名;“校本课程”共收到89所学校144个主题报名;“青少年科学诠释者”有33所学校421名学生报名;“实习研究员”有67所学校353名学生报名。针对这一情况,科技馆、自博馆调整了各子项目的参与名额,尽可能挖掘最多的资源来满足学校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原计划50个,调整增加至为122个,“博老师研习会”原计划120人,增加至调整为184人,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原计划200人,增加至调整为267人,实习研究员原计划30人,增加至调整为50人。这一方面体现出了科技馆、自博馆优质的展览和教育资源对学校的吸引力,同时也充分反映出市教委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所起到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
博物馆学习和学校学习最大的区别是开放式的空间、真实的物件和体验式的情境。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老师教授,更没有考试等候,在博物馆,学习始于兴趣。“馆本课程”的开发希望提供给学校教师一套工具书,教师可根据工具书的指导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场馆学习,让学生的兴趣不止于好奇,变走马观花为有目标的体验和探究。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馆本课程”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围绕展览资源,开发具有博物馆特点的分层式、模块化、探究型现场学习活动,辅以探究问题、科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单等。目前,本项目已经完成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60个课程的开发。
“博老师研习会”旨在依托两馆的展览教育资源,通过观摩场馆、参与课件活动、专家讲座及课程设计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熟悉馆内教育资源,了解博物馆探究型学习的理念和做法,提高教师利用场馆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先后有268人次教师参与了研习会,从了解受众需求、进行互动诠释,到变换角色深度体验探究型教育活动设计,再到听取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裴新宁、赵中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家厚等的报告,共同研讨基于场馆资源的特色校本课程设计。最终,收到116份精心设计的“参观方案”,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19个优秀方案。共118名“博老师”顺利毕业,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闵辉等20名教师获得“金牌博老师”称号,上海市黄浦区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黄丽珠等98名教师获得“博老师”称号。抽样调查显示,教师们对这个项目的满意度达到95%。参与自博馆项目的一位教师这样评价:“所有的活动设计强调了学习者的参与和兴趣,在体验中渗透自然科学的教育,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为一线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校本课程”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邀请中小学一线教师参加,以学校为主体,开发基于学校需求的、立足于两馆的特色校本课程,以补充学校不足的教育资源。课程不限学科、不限长短、不限形式。这个项目的设计要点是变“学校教师”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由教师申报选题,并在馆方教育人员的配合下设计课程。要开发好课程,教师必须熟悉、理解馆方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而馆方的教育人员则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建议。为确保质量,“校本课程”的开发安排了5个步骤:选题、方案设计、实地试行、课程定稿、推广应用。尤其在第二步方案设计中,馆方组织了市区教研室、高校的课程设计专家对每一个方案进行讨论。本项目共征集到144份方案,有73所学校80个方案开展了117批次的试演,共计参与学生4236人次。最终有75所学校的107个方案顺利定稿,杨浦区二联小学常杰和马白松教师共同开发的《昆虫特“攻”队》等47个课程被评选为精品课程,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马志雄教师的《我在自博做标本》等60个课程被评选为优秀课程。这些课程中,基础型课程33个,拓展型课程55个、研究型课程19个。目前,已经有40个校本课程正式在学校开课使用。常杰老师表示:博物馆丰富的资源弥补了学校课程资源不足的缺陷,学生在博物馆展品展项、移动课堂、学习单等教育资源的帮助下,了解了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研究兴趣也被大大激发,研究型课程与博物馆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育才初级中学的马志雄老师告诉我们,他们学校有名学生参加了这一课程后,重新激发了他从小对昆虫的兴趣,开始研究“鞘翅目昆虫蛴螬的生命周期及其对植物的危害”,并由此带动了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成为学有专长且全面发展的多面小能手。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面向初、高中生,注重“学生能力提升”,包括科学概念认知、资料搜集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过程中充分依托场馆资源,经过理论培训、实地参观、小组合作和展示汇报等形式,共有来自33所学校的267名初高中生经过选拔参与培训。根据两馆不同特色,科技馆的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围绕机器人、经典物理和生物科学3个领域展开选题和诠释。自然博物馆的青少年科学诠释者组成了“线粒体”、“第四纪”等9个小组,分班培训。由全国科普大使等自然博物馆优秀科学老师一对一辅导,完成“领略场馆风采”、“探索精品馆藏”、“认识科学诠释”、“选题及策划诠释方案”、“现场展示”等活动,最终产生了225名合格学员。今年暑假,56名学员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面向公众展示,他们的精彩的科学诠释成为了上海自然博物馆暑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邀请专家评选,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林奕铖等39名学员获得优秀青少年科学诠释者称号。暑期中,林奕铖在班级公众号上发布广告,招募同班同学来博物馆观摩这位在大热天戴着熊猫帽子的诠释者,喜欢大熊猫的他表示,小组活动时从其他组员的诠释中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科学,同时也更想将自己所喜欢的分享给别人。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的陈心仪在经历了5次博物馆的学习和诠释之后,深深体会到了标本制作师的不易,馆方讲解老师的不易,表示要带头遵守博物馆参观规则,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
另一个注重学生能力提升的“实习研究员”项目则主要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科研和藏品资源,面向市区两级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招募,50名实习研究员从353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人员、展览教育方面的业务骨干等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微课题研究。学生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标本制作与修复、展品研发及维护保养、科普教育项目策划及研究。其中标本制作、植物生理学、城市生态、观众调查、环境研究和矿物整理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过项目的实践,这些实习研究员初步具备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加深了对博物馆科学研究事业的认同感,最终有47名实习研究员提交了46份课题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评选,上海市实验学校王秋羽等12名学生成为“优秀实习研究员”,并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研究成果展示。这些项目充分利用了场馆资源,学生能够将兴趣爱好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寻求解决办法,并表现出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以王秋羽同学的“土壤动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研究”项目为例,在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卜云博士的指导下,选取随处可见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环保问题,需求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途径。在研究过程中,她表现出了很强的独立性、文字组织能力和对土壤动物的浓厚兴趣。通过研究,她不仅掌握了土壤动物的丰富知识,而且通过实践探索了土壤动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掌握了科学报告的撰写方法。
为了方便学生记录活动,两馆均安装了市教委的“一卡通”设备,至今,已有记录超过了4000余次。同时,为了改变春秋游学生在场馆嬉戏打闹、走马观花的窘状,两馆推出了“学校定制”服务,主动联系春秋游学生团队,并公开联系方式欢迎学校教师来电咨询,以满足更多学校的教学需求。过程中,由馆方教育人员和学校教师形成“双师制”共同商讨,挖掘人员和空间资源潜力,为学校量身定制参观活动。已为82所学校共开展132场教育活动,服务3704人次。
“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作为全国唯一一家集“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旅游景区、博士后工作站”于一身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直以来,上海科技馆集群把科普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聚焦政府要求、社会需求、公众诉求,积极打造“展览教育、拓展教育、线上教育、观众研究和人才培育”五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博物馆精品课程助力素质教育、以体验式主题活动激发探究热情、以衍生化展教资源分享科学新知”的生动局面。青少年学生是科技馆最关注的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也是促进科技馆集群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馆校合作第一期圆满完成,证明了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今天的总结会上,“馆校合作”专属网页(http://www.snhm.org.cn/jyhd/gxhz.htm)开通,包含“校本课程”、“博老师研习会”、“学校定制”和“Newsletter资讯”4个栏目。通过这个网上平台,学校教师可以学习和了解精品案例,了解两馆的最新教育动态,还可以进行分享交流。下一步,两馆将全力推进第一批75所学校107个校本课程的正式使用;同时,自博馆将第一期的经验模式进一步推广,联合上海自然科学类场馆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启动与宝山、奉贤等第二批63所学校的全面合作,围绕开发一门课程、培训一批教师、培育一批学生的思路,促进馆校合作成效辐射更多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