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理论研讨会受媒体关注
12月7日,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我校主办,我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工部共同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理论研讨会召开。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东方网、《青年报》以及周到上海等媒体,分别进行了相关报道。
【人民网】庆改革开放40周年 共谋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提升与发展
12月7日,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华东理工大学主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工部共同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陈郭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致辞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在致辞中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做法和成绩。她介绍说,华东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率先启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推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开发了“绿色中国”系列课程,努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宣传好学生榜样,隆重举办奖学金颁奖大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打造“通海茶叙”精品项目,建立“小花梨”网络平台,塑造有温度的思政品牌;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化工学院获得了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单位。杜慧芳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思政之盐等,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研究,统筹谋划,稳步推进。
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围绕改革开放光辉的历程与党的领导力主题进行致辞。他表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就是要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其积极影响,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引向深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努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
本次研讨会分为专家主旨论坛和分论坛两部分,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立德树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改革开放与中国方案等理论热点与实践创新等四大主题。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在主题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促进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报告中,从学科内涵、学科队伍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大发展态势,从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学科质量、促进学科规范等发面,阐述了的三大发展趋势。张雷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大发展态势、三大发展趋势,既反映了该学科已经具备了促进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基本条件,对思政工作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说明该学科必须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健强自身,才能真正发挥对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何雪松教授以“知变、适变与求变: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进行发言。何雪松认为,伴随时代变迁,经济飞速发展,我们面临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人心问题。我们要重新认知思政,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一个是政治,这是思政的核心,要讲政治引领,国家要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共识;一个是科学,发展研究指引思政,他提出四种科学形态:预防科学、转化科学、实践科学、数据科学;一个是艺术,因为影响和改变别人,其中一定都包含了艺术的要素。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立德树人”“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理论体系与实践”“改革开放与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侯惠勤以“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主题开始了下午的主旨报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同济大学教授陈大文等近30位专家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和自由发言交流。
原文来源: 人民网-上海频道 | 发表时间:2018-12-08 | 作者:人民网
原文链接: http://sh.people.com.cn/n2/2018/1208/c134768-3238444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光明网】专家学者研讨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理论研讨会12月7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市委党校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的专家学者共280人参加了研讨会。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做法和成绩:学校紧扣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率先启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推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开发了“绿色中国”系列课程,努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宣传好学生榜样,隆重举办奖学金颁奖大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打造“通海茶叙”精品项目,建立“小花梨”网络平台,塑造有温度的思政品牌;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杜慧芳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思政之盐等,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研究,统筹谋划,稳步推进。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在主题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促进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报告中,从学科内涵、学科队伍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大发展态势,从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学科质量、促进学科规范等发面,阐述了的三大发展趋势。张雷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大发展态势、三大发展趋势,既反映了该学科已经具备了促进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基本条件,对思政工作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说明该学科必须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健强自身,才能真正发挥对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邹诗鹏教授,作了“结构化思维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的主题报告。邹诗鹏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构建、构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凝结等角度分析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新时代价值观的整合以及精气神的凝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人群甚至全社会的参与、关注和支持。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在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的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学、研、信、用,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未来维度等几个维度对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基础作了阐述。他认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依然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体系运动变化中,要把握这些矛盾的关系;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体角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立德树人”“改革开放与中国道路:理论体系与实践”“改革开放与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原文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发表时间:2018-12-08 | 作者:曹继军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