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主渠道,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华理思政有温度】华东理工大学与传统文化的一场“化学反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如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融入育人过程,进而引导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华理的经验是先行先试,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2001年至今,学校建立了以公共必修课“中国文化导论”为轴心、由15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合计15届、5万余名大学生心中。
灿烂的传统文化之花就这样在这所以理工为特色的知名高校中悄然绽放。
课程体系构建力求“营养均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成人”,就必须大力弘扬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偏偏大学生们不爱听“大道理”,怎么办?
华理的做法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与“先哲”们对话,让孔子、老子启发大学生“明事理”。
“孟子从‘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出发,抨击时政、为民请命、笑傲诸侯;又宣扬‘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性善论’,其中所透射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使得孟子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也使得人的理性价值得到发现,就此开启了弘扬安贫乐道、明德至善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侃侃而谈中,中国文化导论课的刘捷老师引导学生们与“孟子”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自2001年“中国文化导论”被列为华理必修课程以来,原本习惯了在实验室里与瓶瓶罐罐打交道的大学生,得以在课堂上了解何谓“夏商周文明”“明清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国民俗文化”……
为了促进“对话”的持续进行,华理在培养方案中规定,每名学生必须修满该系列课程的2.5个学分,即必修1学分的“中国文化导论”和1.5学分的任一门公选课。
如果说“中国文化导论”是必备主菜的话,陆续开设的15门公选课,如先秦两汉文化、中国古建筑、魏晋南北朝文化、宋元文化史、器物文化研究、唐宋诗词鉴赏、明清文化研究等,则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配餐。
主菜营养、配餐丰盛,这样的传统文化“大餐”,学生们“吃”起来自然开怀。就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分一样,大学生们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也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养分。
与此同时,华理还不断对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进行多方拓展:在教学内容上,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拓展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主体上,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拓展到学生工作系统的骨干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由课堂教学拓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上。2015年,学校推出“经典导读”系列讲座,5位青年教师面向研究生、本科生,分别讲读《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5部中华元典,深受学生喜爱。
课堂教学找准“共振”兴奋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教学中,华理教师特别注重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内容,并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形成课堂“共振场”,进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狐帝管辖的青丘国究竟坐落于四海八荒的何处?白浅上神所在的白狐一族有着怎样的身世来历?”在讲述中国文化特点时,刘捷刚抛出这几个问题,台下的学生就热烈讨论起来,刘老师趁机讲解起《山海经》进行“揭秘”。
在流行文化中了解传统文化,并在课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解析流行文化,教中国民俗文化课的吴思增老师也深谙其中的妙处。2015年《芈月传》热播,她便以楚国嫡公主芈姝与秦惠文王大婚典礼为例,讲解何为“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引导学生体会具有华夏礼仪之风、汉民族含蓄之美的仪式。
任家瑜和郜林涛两位老师在上器物文化选修课时,结合博物馆进校园活动,面向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古代的青铜、瓷器等知识因年代太过久远而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就注意多列举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的藏品,引发学生产生走进博物馆的兴趣。在考试时,又特意出题:请联系实际,谈谈商周青铜文化,以及分析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令他们惊喜的是,一部分学生真的结合参观上海博物馆的感受进行了回答。经济类153班张琪写道:“君子如玉,玉代表了高贵人格,它是风雅之物,可净化人的心灵。去上海博物馆,我主要观赏了唐宋玉器,宋朝的‘执子莲童’、唐朝的‘双风纹牌’等都雕刻得十分精美、纹理清晰,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代玉器的高贵典雅以及巧夺天工的手艺。”
“只有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体验、人生追求,课堂内容才会激励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孔孟老庄走进了现实世界,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一面才能凸现出来。”中国文化导论课责任教授陈荣杰副教授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华理在16年的探索实践中,注重将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引导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处世做人的准则、智慧,成为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
学生们接触到了先哲的思想,就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于是就有了后续的儒家文化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等公选课;中国民俗文化课上,老师请学生讲家乡春节的习俗,学生们对家乡、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点亲近、喜爱;隋唐文化史有意识地介绍了古代高丽国,听了几堂课,“韩剧迷”便感觉到韩剧的肤浅、虚狂……
中国文化导论课一开始是孔子、老子启发大学生“明事理”,但随着“对话”的深入,学生们开始有了更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有的学生以“不战屈人之兵”展望台海局势,有的学生立足于儒家的“中庸”分析国家政治中的折衷,学公共管理的学生在体味着老子“不仁”之说时,提出了公共管理应该是“不仁”之仁、“大仁”的主张,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加入了民俗、戏曲的内容……
甚至有的学生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上升到了研究高度。江玥曈、闫丰、郑司雨、王琦等几名分别来自药、材料、化工和机械等学院的学生,在上完吴思增老师关于“成年礼”的课程后,不禁思索:中华“冠礼”在韩国、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为何在本国沉淹已久?在吴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组成团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成人仪式的调研及思考》,并将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通过传统文化学习,有利于减少社会偏见、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和提升自身修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胡宝国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既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认同,也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创新探索。
华理出版的《中国文化导论》教材,不但广为其他高校采用,还于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文化导论课的学生好评率在华理的公共课中一直名列前茅,如2016年,26个教学班测评均为优秀,平均分达94.4。
“中国文化导论课改变了我长期以来的一个观念:文明就是西方文明,现代化就是赶上西方大国。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的我们,逐渐被洋节、洋货所包围,似乎在我们的认知中,国外进来的才是时尚的、现代化的。但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看到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说成为法国《人权宣言》的一部分,墨子的‘兼爱’并不逊于基督的‘博爱’,孙子兵法指导了美国人的海湾战争。我明白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西方文明,更有中国的贡献……”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文化导论”课期中考试上,华理高材155班学生何恬蕾写出了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