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眼中的两会
在这次参会的864名上海市人大代表中,中等个子的陆盘山一点也不扎眼。41岁的他,是一家环卫公司的维修工,不是官员,也不是明星,为了参加两会,他才难得穿起西装,打上领带。
27日上午的专题审议会结束后,陆盘山有些腼腆地告诉我: “大家都太能说了,我没抢到话筒……哎,我这个人就是嘴拙。” 他还十分坦白地告诉我,自己只有初中学历,这倒让人好奇:这样一名普通工人,怎么看两会,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审议政府和两院工作报告、预算报告等,对他来说,难吗?
“今年杨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你最关心什么?”我问。他一改谈论自己时的腼腆,不假思索地答:两部分,一是城市安全防范,二是环境保护的投入。陆盘山今年准备提交的书面建议,就与城市安全相关,“我想建议加强喷漆溶剂和稀释剂的管理。”——他给我科普,喷漆溶剂和稀释剂是一种易燃化学品,“现在加油站汽油零拷已经禁止了,但对喷漆溶剂和稀释剂的销售,还没有严格管理。”
不过,陆盘山至今没有提交书面建议,“还不是很成熟,”他说,“我还要做些调查,然后在网上提交。”他坦言,写建议对他来说不容易, “最初我以为看到什么问题写什么就行了,哪有那么简单!”现在他明白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必须普遍性和针对性兼具,同时要经过比较纯熟的调查和思考,还得有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环保,是陆盘山另一个长期关注的问题。人大城建环保委组织代表们去区里调研,他对听到的环保投入不足问题难以释怀,“一线执法人员十分紧缺,有的区竟然只有一辆执法车辆,每年收到的群众投诉不断增长,处理投诉都来不及,更加不用说主动执法了。”
说完环保问题,紧接着他又提到自己的职业。“同事们知道我来开人代会,都说,你反映下环卫工人收入和待遇问题。”他突然激动地翻出手机,说昨天看到一条新闻,外地又有环卫工人在清扫马路时出了车祸,“我们收入不高,从事的又是最底层的工作,风险还高,你们媒体也要帮我们呼吁啊!”
算起来,今年已是陆盘山当上人大代表的第三个年头,我问他:怎么看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陆盘山提到了刚刚审议的“一办法两规定”,这对人大代表履职的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像怎么提建议啊,职能部门又怎么办理啊……他觉得,自己对人大代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下子清晰多了”。
“你认为人大代表制度的优势在哪里?”我又问。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了,陆盘山思考了好一会,才回答说:“能促使政府协调资源,在更高的层面处理问题。”他说,过去两年里他提交的书面意见都在两个月内就收到了答复和回应。“比如我反映车辆检验对尾气排放的检查不严格,存在猫腻,有关部门很快进行了暗访和处理。”他强调,他上网了解过西方的议会民主,但在他看来,中国式民主完全有理由值得自信,因为那些普遍性的、重大的问题,能快速得到切实推进和解决,而不会陷于无意义的争论。
当然,他还是有自己的烦恼:对基层居民的意见建议有时“使不太上劲”,“比如我的社区联系点在桃浦7村,居民们反映的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违章搭建啊,车辆乱停放啊,够不上写书面意见,我只能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但后续进展如何,往往听不到下文。”他挠挠头,“去社区一次不解决问题,两次不解决,第三次都不好意思见那些阿姨妈妈。”
最后,我问他有什么期盼,他说,人大能够更加加强立法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法规执行层面的监督,“嗯……推进依法治国!”说完,他站起来,微笑地跟我告别,说下午开会的时间到了,还要审议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不能迟到。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