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国产支线客机ARJ21昨日正式交付成都航空

30.11.2015  09:09

  昨天,我国自行研制的ARJ21-700新支线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这是继11月初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航线上首次拥有按照国际标准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飞机交付活动上宣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重要批示并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出席并讲话。ARJ21新支线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包括基本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型号,座级78~90座,航程2225~3700公里,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

  2002年4月国家批准立项,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成功首飞。首飞以来,先后投入5架飞机进行试飞取证,累计安全试飞2942架次,5258小时。2014年4月9日,赴北美开展自然结冰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3万公里环球飞行。12月3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了ARJ21新支线飞机型号合格证(TC)。今年3月16日起,在全国15个机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航线演示飞行,体验飞行乘客达到1866人次。11月8日,通过了飞行员型别等级测试(T5测试),首批10名飞行员获得航线飞行执照。完成了正式交付前的所有工作。

  通过ARJ21-700飞机研制,我国走完了喷气支线客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全过程,攻克了鸟撞试验、全机高能电磁场辐射试验、闪电防护间接效应试验等一大批重大试验课题,掌握了失速、最小离地速度、颤振、自然结冰、起落架摆振等一大批关键试飞技术,掌握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积累了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经验,初步探索了一条“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的民机技术路线,构建了民机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了民机产业体系,提升了我国产业配套能级,培育锻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机领军人物和人才队伍,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顺利推进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昨天交付的首架ARJ21是其106架机,为全经济舱布局,共90座。10:28从上海起飞,13:21降落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前,中国民航局向成都航空公司颁发了单机适航证、无线电台执照和国籍登记证。国家邮政局发行了ARJ21新支线飞机纪念邮票。

  按照中国民航有关规定,ARJ21飞机接收后,成都航空空载试运营三个月后,将正式载客示范运营。ARJ21飞机在示范运营初期是以成都为基地,点对点的模式,围绕有利于飞行安全、运行保障的原则进行航线编排。初期计划在成都至上海浦东、南京、深圳、西安、贵阳、北京、武汉等7条航线上运营。

  目前,成都航空已为ARJ21飞机运行储备飞行人员、航务人员、机务人员、乘务人员,全部通过FSB训练。在安全、组织、资金、特业人员,运行保障、航材及工装设备、运行合格审定、市场航线准备以及品牌推广等方面,制定出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十余项保障方案,为ARJ21飞机示范运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