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搭建平台抢救保护近现代建筑

13.06.2016  18:05

近现代建筑抢救保护技术有哪些突破?不同类型的抢救保护技术可否借鉴融合?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如何持续发展?在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交大昨天成立了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专家学者还一起探讨近现代建筑抢救保护技术。  

与古建筑相比,我国近现代建筑保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破坏、拆除的现象极为严重。但由于实践时间过短、经验积累太少、缺乏方针准则指导实践等问题,致使保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近现代建筑保护方面的扎实专业知识,需要适合的平台与机会进行深入的学习、交流,综合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探索适合近现代建筑保护的模式与方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两年多的筹备与努力,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在交大成立。  

据悉,委员会成立之后,将致力于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技术、工艺、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并开展相关的传播、教育与交流活动。在昨天的近现代建筑抢救保护技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围绕建筑的病害抢救、构件保护、数据测量、建筑平移、抢险加固、灾后抢修和无损检测等7个专题进行研讨。 

来源:《劳动报》 2016.06.13 第03版 都市  

原文: 搭建平台抢救保护近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