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我国眼整形眼眶病专业发展
眼整形眼眶病专业是我国眼科学的一个新兴亚专业,也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最年轻的学组。在眼科学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教授和全体委员齐心协力、创新驱动、共谋发展,五年的发展历程,在专科医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眼眶手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微创手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等方面均取得很好成绩。2016年5月19-21日,第五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眼整形眼眶病学术会议在上海举办,吸引了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同道,特邀我国著名眼科专家36位,眼整形眼眶病专家40位,会议就我国眼科学进展和眼整形眼眶病的发展进行充分交流和广泛讨论,设有“眼科学新进展”、“眼整形”、“眼眶病”、“眼肿瘤”、“泪器病”、“眼美容”等板块,17个单元,80多场专题讲座,学术氛围浓烈。
五年历程,继往开来
2016年5月20日上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全国眼整形眼眶病学术大会”在上海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武警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共同承办。
开幕式简短隆重,由学组副组长叶娟教授主持。范先群教授首先致辞,简要回顾了我国眼整形眼眶病学组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今后学组的发展方向,即要向世界最高舞台不断迈进。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致辞,他感慨近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在与上海交大合并后依然保持相对独立的办学机制,同时依托交大的理工科背景,呈现了蓬勃发展的繁荣盛景,也因此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医学,为祖国的医学界输送精英,他感谢并恳切希望全国医学界继续给予上海交大医学院关注和支持。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委王宁利、前任主委赵堪兴教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先后致辞,对眼整形眼眶病学组致以美好祝愿。王宁利教授高度评价了我国眼整形眼眶病学组的发展,他归纳为四个转变,即学组从无到有、队伍从小到大、学术交流从国内到国际、学术影响力从亚洲到世界,眼整形眼眶病专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赵堪兴教授强调眼整形眼眶病专业与斜弱视和小儿眼科专业的共同特点,以及两个专业的交叉和融合。谢立信院士从国家科技规划、眼科学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强调了亚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将眼眶比喻为是眼球这棵“大树”的“土壤”,而眼整形眼眶病专业是眼科学全面蓬勃发展的重要根基。他们一致期盼眼科同道齐心协力,为我国眼整形眼眶病专业早日走向世界而共同努力。
专家云集,学术盛宴
本届大会邀请到国内外知名的50余名眼科专家,主要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委王宁利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赵堪兴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委杨培增、瞿佳、阴正勤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陈有信、戴虹、马景学、刘祖国、唐罗生、魏文斌、袁援生、许迅、赵明威、张劲松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列):管怀进、刘平、刘庆淮、刘静、李俊红、潘志强、孙丰源、孙晓东、苏冠方、盛迅伦、汤欣、王志军、王利华、吴欣怡、夏晓波、徐国兴、叶剑、严宏、杨柳、张文芳、张纯、张铭志、朱丹、赵培泉教授;中华医学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肖利华、李冬梅、叶娟教授;以及来自美国犹他大学药学院的舒晓正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Kelvin Chong、香港眼科医院的Hunter Yuen等知名眼科专家。他们带来了国内外眼科新进展及眼整形眼眶病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让在座的参会代表们享受到一场高水平的饕餮学术盛宴。谢立信院士介绍了在眼表重建和眼睑整形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王宁利教授围绕着脑脊液在青光眼研究中的价值展开了探讨,赵堪兴教授带来了几例斜视疑难病例与在座的专家同道们一起讨论与分享。这些眼科学的新进展不仅体现在眼整形眼眶病专业的发展与进步中,也体现了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百花齐放,见“微”知著
本届大会秉承了继往以眼整形眼眶病为特色,其他亚专科为基础的内容分布,融合了讲座、发言、微电影、病例讨论等丰富表现形式。主题涉及学组研究方向的眼眶病、眼整形美容、眼肿瘤、泪道疾病、眼表疾病,以及青光眼、白内障、视光学及眼底病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们在台上分享当今眼科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听众们也踊跃参与发言讨论,气氛相当活跃。其中,微电影比赛可谓本届大会的创新环节。来自上海九院、温州眼视光医院、北医三院、南关医院、武汉爱尔、天津爱尔、南大眼科及湘雅二院的医林高手们纷纷拿出绝学,诠释高端技术与精巧手艺的完美融合,内容涉及眼眶肿瘤、眶内异物、眼眶减压、视神经减压、眼睑畸形整复、鼻眶筛外伤畸形整复、鼻内镜下鼻泪道手术等。相比传统的手术视频展示,这12部制作精良的微电影更强调内容的精彩简洁,及剪辑技术的精准流畅,与会者们普遍对该形式反响热烈。经过评委投票打分,本届大会的承办单位——上海九院代表队的微电影《Geoffrey Rose 眶外侧壁减压术》夺得比赛桂冠,这也与该团队一贯注重手术资料积累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密不可分。这次抛砖引玉式的尝试将激发同道们的创新欲,未来会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影片”和新颖的展示形式。
范先群教授在讲座和发言中多次提到本届大会的特色是百花齐放的主题和形式,亮点是展现了眼整形眼眶病学科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当今医学正在向精准化、个体化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向迈进,多学科跨领域合作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也是今后本学科发展的重点。比如计算机辅助内镜导航手术提高手术精准和成功率,微整形美容满足人们日渐关注的美和生活质量需求等。
再见上海,相约羊城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自成立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本次大会的举办,更离不开各位委员的辛勤付出和各位眼科同道的大力支持。2016年,相聚在美丽的上海,这座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国际化大都市,见证了在眼科其他传统亚专业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眼整形眼眶病专业”的茁壮成长;2017年,在风光旖旎、花香满溢的的“羊城“广州,即将召开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眼整形眼眶病学术大会”,坚实迈向眼整形眼眶病学组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