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与国际化:顶尖人才必备素质
当前,面对创新发展和走出去的战略需要,我国仍缺少大量具有国际化管理创新和跨文化经营能力的企业家人才,战略规划、风险评估、资本运作、国际投资等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及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的复合型人才。
而这几种人才的必备素质是国际化与“接地气”,即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扎实的行业经验。但遗憾的是,这两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依然是当前我国“高精尖缺”人才培养中的短板。——编者
2014年,一个实验班的成立引人瞩目。
对外经贸大学成立我国高校首个旨在向国际组织以及为我国援外工作和跨国公司提供专门人才的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
该实验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国际商务、法律、管理及法语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第一期仅精选40名学生。
实验班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这是我国国际组织高端人才十分短缺的当下,国内知名高校首个创建性的国际组织专门人才培养举措,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极具远见。
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对国际通行规则不够了解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当前中国的软实力并不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国际组织中的中国职员的数量,尤其是高级别职员的数量,还远未达到理想的比例。”谈及这个班成立的初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这样描述。
“国际组织所需人才需要较高的素质,不仅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语言能力,同时需要独立、公正、包容等基本素质,但恰恰这些是我们目前教学过程中相对欠缺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向国际组织输送以及培养人才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精心打磨,更需要整个国家人才战略的顶层规划。”赵忠秀指出。
是的,如何让我们培养的人才,自信、从容地行走在国际舞台,代表国家形象,适应我国创新发展和走出去的战略需要,是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谈及金融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不无忧虑:我国在2011年开始设立金融专业学位,其目标就是站在改革开放与国际化的角度,培养通晓国际规则与国际市场运行规律的一流人才,但是,从目前实践而言,人才的培养还远没有达到国际化的要求。“目前,一流国际金融人才的匮乏是未来我们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的最大障碍。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多是学术性人才,侧重于基本规范、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培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随着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以及未来要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光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金融规则。”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工程系副主任侯敬峰和文法学院副教授张晓霞结合目前我国国际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也表达了类似担忧:“当前,我国培养的工程类人才对国际标准与国际工程规则都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一方面导致国内施工单位在承接国际工程时实施困难,另一方面也导致国内施工单位在签署国际项目合同时,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与自我保护,往往在签署合同这一环节,就已处于劣势。”
作为我国唯一一位获得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资格认证的国际工程合同咨询师,张晓霞表示,“我国每年培养的建筑方面的人才不少,但遗憾的是,能够取得国际组织的资格认证,通晓国际规则与国际工程法律文本,熟悉国际工程合同,进行国际工程商务谈判的人才都还十分有限,这样的情形如不尽早改变,将使得我国的工程团队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下风。”
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够扎扎实实“接地气”
有这样一个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多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正竭尽全力,投入巨资,多修道路、控制车辆及其行驶方式,寻求交通拥堵的破解之法。然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路通到哪,车堵到哪”的怪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不从实际去思考问题,单纯依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果有限。”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及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自友认为,“城市交通系统涉及人、车、路及管理控制系统等,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基础科学问题,大有规律可循。对这些规律的认识越深刻,就越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培养一流的人才,不能让人才知识飘在空中,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从思考实际问题开始。可惜的是,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
对此,“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张学记也结合自己的经历有感而发:工程学科仅靠纸上谈兵不行,不亲自动手,不到一线去,很多问题都搞不清楚,很多东西都不知道。举个例子,我曾经带领团队一起制造了一个传感器,在实验室内调适时各方面运转良好,但是交付使用后,却总是出现问题。到了现场我才发现,传感器的使用环境是在沙漠当中,湿度非常低,会对传感器产生静电干扰,只要安装一个可以自动控制温度的传感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想想看,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去现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工程的问题必须到实际中去,书本上是解决不了的。要想成为一流人才,“接地气”是必修课。
“金融领域同样如此,未来中国的金融市场需要的是能够切实保证中国金融市场安全的一流人才,不仅要懂得书本上的理论、了解国际的最前沿动态,还要深切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西方的东西拿来用,肯定水土不服。目前,在金融领域,许多管理者可以大而化之地讲些理论知识,但是涉及具体的市场实操问题,仍相对缺乏,这样的人才储备没有办法有效应对潜在市场风险。”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指出。
是什么限制了人才的“顶天立地”
“相比国外,我国的教育理念还较为落后,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还很传统。在美国,高校教学更注重现代金融,但是我们却主要教授传统金融,涉及量化、信息技术等现代金融的核心内容很少。如今我国的金融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就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但是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算盘时代’。”吴晓求分析。
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教学17年的张春教授也认为,中国与美国的高校在教学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程度:“美国高校培养金融人才十分注重教学和实际的紧密联系,学生进入职场后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我国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拿西方的金融案例教学,没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导致学生国际视野的匮乏与深入实际不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授他们的老师本身在这方面也相对匮乏。那我们能否从国际上聘用一些具有国际视野与多年行业从业经验的专家来进行人才培养呢?这样的设想同样在操作过程中遭遇瓶颈。
“目前,高校人才引进还受制于许多具体的标准,尤其是发表论文的数量,这就使得许多曾经在国外行业内任职,且具备深厚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没有办法充实到高校中。比如,一名曾经在国际知名制药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业内资深专家,即便非常适合到我国高校的化学或生命科学学科担任教职,但受制于要有足够数量论文的门槛,无法受聘成为正式教师,这样的人才引进的限制,从长远看,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采访中,不少学者对现行的高校人才引进与使用的机制提出批评。
究竟如何破解“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难题,下一期报道中,我们将试图寻找解决之道。(记者 赵婀娜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