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接受过特殊培训,但她有“家人”思维
要衡量一个保姆好不好,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马兰英称得上一个好保姆,时间是最好的证明——从2000年开始做钟点工,她在每一位雇主那里都是一做很多年,除了雇主搬家,从来没有“干着干着不干了”的情况。
雇主小曼妈妈接受采访时说,遇到马阿姨觉得特别幸运,因为她完全像带自己的孙女一样照看小曼。但马阿姨却觉得自己运气好,从业17年,她一共服务了10来户人家,每一家都对她很好。现在的她,工作日的白天帮忙带小曼,其余时间会抽空去做钟点工,都是这些年积累的老雇主。比如周末服务的一家,还是她2000年做第一份钟点工时的雇主。
一位好保姆应有的素养,能想到的终究是认真、专业那几条,只是放到现实中,这想到和做到之间,有诸多不容易。
行为上,无论多熟络都保持分寸
马兰英的微信头像是她和一个小女孩的合照,照片中,俩人头挨着头,露出一脸灿烂。本以为是马阿姨和她孙女的照片,采访时发现是她照看的小女孩小曼。
和马阿姨约采访时间,有一个小细节。当时已经和她服务的雇主打过招呼,但临到要确定具体时间,她表示还要再和女主人沟通一下,女主人应允后,她才和记者正式约定时间。
按照约定时间到小曼家,小曼和小曼的妈妈都在家,在餐桌前坐下时,虽然有位子,但马阿姨找来一张略低的椅子坐在桌角,不知是为了方便照顾在一旁看iPad的孩子,还是有意让小曼妈妈和记者先聊。
大人在说话,小曼在一旁听英文、画画,马阿姨不时地看一眼小曼,小曼有任何的提问,她总在第一时间回应。在接受采访的近两个小时中,小曼对妈妈说了两次“我爱你”,对马阿姨说了三次。
情感上,像长辈一样考虑问题
小曼妈妈通过中介找保姆时,要求只有一句笼统的“能对孩子好”。如今两年多过去,小曼妈妈觉得马阿姨不仅对孩子好,还像家里的长辈一样体谅年轻人的不容易。
小曼的父母平时都正常上下班,所以对马阿姨的要求是8时前能到家,但马阿姨骑着电瓶车到达小曼家时,通常是7时45分。
家里人对马阿姨的要求是带孩子,但马阿姨却一刻也不闲着,总是利用小曼午睡的时间,把家务一并做了。
马阿姨早上到小曼家的第一件事是做早饭,帮孩子穿戴洗漱料理完毕,就带着孩子去户外玩。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会去附近的公园或是博物馆。等带小曼回家后,在她做饭时,会让小曼看一会儿动画片,但也很有原则,通常控制在1小时之内。连小曼的外婆也说,马阿姨是像家人一样在照顾这个家。
小曼妈妈对马阿姨的好娓娓道来。有一阵,马阿姨骑电瓶车摔伤了腿,小曼爸爸、妈妈很着急,觉得马阿姨需要休养一阵,正一筹莫展,马阿姨却说自己可以克服。小曼妈妈至今记得她说的那句“你们年轻人忙,请假不方便,我可以坚持。”
也因此,小曼和马阿姨建立了亲人一样的亲密感,现在小曼爸妈偶尔有事不在家,马阿姨来陪小曼过夜,小曼也很愿意。对此,小曼妈妈最吃惊,因为小曼此前入睡一直是除了妈妈谁都不要的。
专业上,将心比心才能把事做好
马阿姨并没有接受很特殊的培训。她的老家在重庆,上世纪80年代到上海打工,后来企业倒闭,她决定去当钟点工。
在带小曼之前,她在上一位雇主家做了6年。结识也很偶然。有一处新房要做钟点保洁,因为价格不高,几个阿姨都不愿意去。马阿姨正好闲着没事,就接了这活。
开门的是一对年轻人,马阿姨想着“小年轻工作忙,不会做家务”,就打扫得特别认真,还专门交代了一些保持清洁的要点。马阿姨每周都会去打扫几次,一路看着这对年轻人结婚生子,她自己也从最初的钟点工变成了帮忙带孩子的保姆。
马阿姨做得最久的一份工,已经做了17年。那是2000年马阿姨接的第一份钟点工,雇主比马阿姨大7岁,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已经像自家姐妹一样彼此贴心。别人叫钟点工都是规定时间上门服务,但马阿姨的雇主知道马阿姨在帮人带孩子,都是让她“什么时间有空就来”。
老雇主们的举动让马阿姨觉得很温暖。问她有什么窍门,马阿姨说不出什么道理,只觉得将心比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马阿姨身边的其他保姆阿姨,都把马阿姨当标杆。她做事认真,对自己两个孩子最常说的话是“先做人再做事”。而她的两孩子也非常优秀,在老家读书,却双双大学考到上海,如今一个孩子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读完研究生留校了,另外一个本科在读。
2014年,马阿姨一家在上海买了房子。她对生活很满意,她觉得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对保姆有很大的需求,只要好好做,都会有回馈。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