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000个"暗敌"铆牢手机 探索建第3方监测机制

28.08.2014  09:55

  如果你正在手机上使用微信支付,一定要小心了!一个和微信长得一模一样的恶意程序或许正在窃取你的银行账户信息,并拦截银行发给你的短信。而这类影响数亿用户安全的恶意程序正在以每天2000多个的速度增加,移动互联网安全正成为网络安全的新难题。记者27日从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移动应用程序第三方安全检测机制。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监测,今年上半年,新增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超过了36.7万个,虽然恶意程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绝对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其中,传播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网站域名811个,存在移动恶意程序的应用商店大于300家。

  记者测算发现,这意味着每天中国的数亿移动互联网网民都将面临2000多个新增“暗敌”的攻击,这还不算已经存在的恶意程序。

  据介绍,目前移动恶意程序99%以上是针对安卓平台的,恶意扣分类的程序占到62%以上,黑客制作恶意程序带有明显的趋利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

  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处长付景广在会上表示,工信部将针对黑客地下产业链、移动恶意程序等危害公共安全和用户利益的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综合治理;遏制网络攻击威胁源头,建立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程序处置机制,健全钓鱼网站的监测与惩治机制。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移动应用程序第三方安全检测机制。

  此外,工信部还将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网络安全业务的跟踪研究,加快推进相关网络安全标准研制,对涉及提供公共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都纳入工信部网络安全防护管理体系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