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产业援疆新模式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27.04.2016  07:26

  沿着G3012吐和高速从喀什市去往泽普县,过了收费口,便能看到路边崭新的泽普民生创业孵化园。这座由上海援疆资金出资1000万元参与兴建的孵化园,设有36间商铺和16间厂房,对入驻企业实行房租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半价的“零起步”政策。得益于这项优惠,泽普青年努尔·艾力阿皮孜的第二次创业,终于小有眉目。

   孵化园助大学生创业

  30岁的努尔·艾力阿皮孜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心想回新疆干点事业的他,最初把目光瞄准了乌鲁木齐,独自一人跑去做起了外贸生意,但由于缺乏相关基础和经验,他的第一次创业很快失败了。

  去年,一次由上海援疆指挥部组织的创业培训,让努尔系统地了解了青年创业的门道与风险,他开始仔细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国内某著名品牌食用油在南疆地区的销售状况并不理想,“牌子好,价格也不贵,而且产品都是通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清真认证的,为什么就打不开销路呢?”作为当地人,努尔自认比原先的经销商在沟通上更具优势,于是一咬牙便和同学西尔扎提·海米提一起拿下了该品牌在南疆地区的代理权,尝试干起了粮油批发这一行。而孵化园里的两间免费门面,就成了他们的总部和仓库。

  他俩把周边乡镇的超市、小卖部、杂货店都跑了个遍,积累了不少客源:“去年,我们一共投了40万元,赚了30万元,今年我们紧接着把这30万元也投了进去,现在每月差不多稳定有2000箱的销量。”这个数字,比之前的经销商足足翻了三倍。

  走进努尔和西尔扎提的店铺,墙上“同济大学,同舟共济”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努尔说,自己能做出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上海人民的关心帮助。西尔扎提告诉记者,如今他们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推广和配送团队:“我们用的大都是当地年轻人,除了希望能进一步拓展少数民族市场外,我们也要求他们学会用汉语去介绍产品,在工作之中不断提升自我。

  记者了解到,光是像努尔和西尔扎提这样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泽普民生创业孵化园就已经吸纳扶持了8人,创业项目涵盖粮油批发、家政服务、汽车维修以及家庭手工艺等。而整个孵化园目前已帮助500余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据上海援疆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肖健介绍,去年上海援疆指挥部先后安排2.6亿元援疆资金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厂房、道路等配套设施,促进产业集聚和扩大就业。对口四县全年建成工业园区面积达到44.91平方公里,共引入项目41个,投资总额34.67亿元。

   把电商网络铺设到村

  和努尔的一心创业相比,巴楚小伙阿吉古力·依力踏上这条路则纯属偶然。2014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他,最初回家乡是因为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妇联到社教办,从打扫卫生到端茶倒水,阿吉古力起先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去年底,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建立了巴楚县青年创业指导中心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阿吉古力又被从社教办调到了电商服务中心。受工作环境影响,阿吉古力对电子商务产生了浓厚兴趣,慢慢琢磨着开起了网店,把巴楚最新鲜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几个月做下来,虽然总销售额刚过10万元,但阿吉古力和他的小伙伴却很想把这条路坚持走下去:“家里人一直催我去考个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希望我有个正式的‘工作身份,。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网店经营好,消除大家对‘工作,的偏见。我觉得年轻人不该为了所谓的‘稳定工作,而丢了自己的梦想,失去自己的追求。

  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商经委副主任严布衣告诉记者,从去年起巴楚开始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除了要帮助更多年轻人通过自主创业就业,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县内的每一个乡镇村,“就拿快递来说,由于路途遥远,原先很多快递服务根本到不了南疆的村镇,百姓网购也就无从谈起。今年开始,我们会在12个乡镇建电商服务站,在215个村建电商服务点,实现代购统销的全覆盖、全受益,形成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点,培养农户上网购物的新消费理念。我们也将积极鼓励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当老板。

  据严布衣介绍,在静安区合作交流办的撮合下,有着良好的外贸服务工作经验和电子商务运营理念的上海格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如今也向巴楚县伸来了“橄榄枝”,他们将帮助巴楚县将纺织品和清真食品等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推向中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