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得让大家知道星空在哪 听一名大学教授与一名中学教师共话素质教育
多少年来我们看到,中学教师围着升学指挥棒转,而大学教师则希望招进来的大一新生素质高,素质教育和升学似乎成了跷跷板的两端。中学生如何一边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一边提高学科成绩?素质教育到底要不要? 带着这些问题,复旦大学教授马臻走访了沪上一位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素质教育与提升成绩有门道
20多年前我读高中时,每天晚上9点45分准时睡觉,但现在有很多中学生每天晚上10-11点睡觉,“因为题目来不及做”。
对此,这位中学教师解释说,中学理科的定律、公式就是要通过做大量习题才能加深理解并掌握的,“只有做习题才能‘钻进去’”。否则,以后看到考题,运用哪个原理都不知道。
做习题对应试是有帮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重复劳动。他说,中学理科的教学要“精讲 (选) 多练”。这里头首先要教师去做,要精选习题、考题,不要反复出类似题目,也不要把各个区出的考卷不加选择地都发给学生。
谈到中学生课外补课,他表示有两种学生。一种是成绩相对差一点,另一种是想更加拔尖,甚至不惜超前学习。
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参加补课的原因是“听不懂教师上课”。有些中学教师上课没讲清楚知识点,甚至只是拿出考卷对答案,然后说“有问题下课找我”,但学生都不好意思问教师。对此,他认为,学生应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一定要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遇到不懂的要问。遇到教师漏讲的知识点,也可以自学———毕竟,进大学后,就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而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提问、把不懂的问题搞懂。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鼓励,可以先让他们做简单的题目,做对了就表扬,提升他们的信心。
对于超前教育,我认为这是拔苗助长,但该中学教师坦陈,超前教育对应试有一定帮助。“有的初三学生物理已经读过三遍了,中考有优势。初中毕竟题目不多,所有题型都做过了,只是数字换了换。但到了高中就不一定好,因为高中题目难得多,逻辑推理要求更高。”可见,超前学习只有短期作用。
接着,我问:“你有没有见过不补课也能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多了。他们学习能力强,读书自觉。”他回答。这使我想起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上海的普通学校读的。当时我从不补课,不请家教,也不开夜车。1994年,我以高出复旦大学录取分数线30分的高考成绩,被复旦和上海交大同时录取。当别人问我学习方法,我平淡地表示自己喜欢学习,每天回家能坚持复习、预习,每学习45分钟外出散步一下。周末也能自觉学习、看课外书。
如今我作为大学教师,接触到不少本科生。有些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经常翘课打游戏,不交作业,不来考试,处于退学的边缘。一位本科生说,读高中时家长整天盯着他,那时他能认真学习。而进了大学,家长不在身边,他感到“自由”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就说明,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素质教育和升学:跷跷板的两头?
接着我们来说说“素质教育”。我想强调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区别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强调传授知识点,学生们习惯于刷题,并把“标准答案”奉为圭皋。这就使得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
例如,在第30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比赛中,有些一等奖候选者面对“阿大葱油饼特事特办你怎么看”“外滩粉色蛋糕楼遭拆你赞成吗”等讨论题无从说起。又如,在2016年上海财大附属北郊高中招生面试中,很多初三学生答不出“怎么看待百度搜索搞‘竞价排序’”等题目。
但大学学习强调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固然有些课程,比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需要解题,但很多大学课程的学习不用刷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大学教师讲课往往突出主线,讲清楚某个专题历史上有哪几种学说,这些学说是怎么得来的,各自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又有哪些应用。他们还会提醒,很多理论只能解释部分 (实验、社会) 现象,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而且,理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僵化地套用。
本科生、研究生做研究时,更需要批判性地看别人发表的文献。研究课题有无新意、研究方法有无瑕疵、实验数据是否详实、实验结果能否支撑结论、引用文献是否妥当……只有找到别人文献的“盲点”“缺点”和未能攻克的“难点”“痛点”,我们的研究才有“立足点”。这样的批判性思维,也可以用在审视自己的论文,以及准备学术报告、各类答辩和面试中。
在大学里,我们还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大学生会遇到室友不按时熄灯从而影响睡眠等问题。研究生会遇到实验失败、实验室成员抢着使用仪器等问题。大学毕业后,无论是做医生、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当记者、律师、公务员,都需要提出 (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实用的能力岂是靠机械地刷题、生搬硬套能锻炼出来的? 换言之,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味地强调刷题和补课,不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也不利于他们进入大学后乃至大学毕业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没想到,我发表完“演讲”后,这位中学教师说,高考也是一种素质。他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本质上还是应试教育。有高考,就有升学率,社会和家长就看升学率高不高。哪个学校高考成绩好,教师与学校就在社会上出名了。学生素质很高,但高考成绩低,很难说得过去。
“能力强,强在哪里?素质高,高在哪里?社会上又不知道的。高考也是一种素质。”这个老师的话也许代表了一部分家长和中学教师的想法。这让我感到,中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大学教师的理念确实存在着差异,给中学和大学的衔接出了一道难题。
高考综合评价录取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眼看着我无法改变这位中学教师的观念,于是只好谈起眼下上海正在进行的高考综合评价录取试点。这项改革打破了“只看分”的局面,增加了校测面试环节。
校测面试通常会考查学生对报考专业的认识和积累、对高校理念和大学生活的认知、知识面、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科研实践活动、兴趣爱好、品德修养等。有的高校或者专业还会安排英语口试或动手能力测试。
在我看来,这项改革有利于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在招生时全面考查考生,招到综合素质高、契合大学培养理念的学生。
我问这位中学教师:“你认为增加校测面试环节有用吗?”不料,坚持“高考也是一种素质”的他却说,“怎么没用? 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坦陈,很多中学生“满脑子都是高考和习题”,不擅长对社会话题发表看法。
这难道不正是高考改革需要改变的吗?! 在我看来,高考综招面试不仅要实现筛选功能,更要发挥导向作用———要把基础教育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向引导。
为此,综招面试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刷题”“考试”之外的课外积累和个性化的东西,比如兴趣爱好、小制作、社会实践、对社会问题或者学术问题的看法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发挥特长,也有助于面试官全面了解考生。
综招面试还可以涉及一些社会和生活话题,比如“共享单车”“分享冰箱”“明厨亮灶”“双
11疯狂购物”“外卖快递”“校园欺凌”“中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等。这些话题经常占据媒体版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话题能被用来考查学生是否关心时事,是否具有思维和表达能力。
但如果面试考查超过一般高中生知识范围的高难度知识题,那虽然实现了筛选功能,却没能发挥好的导向作用,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我相信,高考综合评价录取和与之相关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能发挥导向作用,并逐渐改变中学教育现状。
这位习惯于“抓成绩”的中学教师,表示审慎乐观。但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他表现出还不大了解综合评价录取。看来,对于这项高考改革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真希望各大学招办的负责人能通过招生宣讲、媒体发文等方式,把招生政策和培养理念传递给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中学生们。这不但能提供信息、消除困惑、宣传大学,还能给中学生们加油打气,让他们看到希望。我真心感觉,素质教育即便犹如星空,与我们还有距离,但至少得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目标在哪里。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