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垃圾阿姨”是上海部分实现垃圾分类主劳力

17.09.2014  13:11

   拣垃圾阿姨”是分类主劳力

  有关部门统计,从垃圾里讨生活的那些“拣垃圾阿姨”是目前上海部分实现垃圾分类的主要劳动力。以前,上海为了拓宽40岁、50岁下岗工人就业渠道,安排其中的一些人从事垃圾箱保洁工作,新一轮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以后,许多外来务工者承担了协助居民分类的主要职责。董桂芳已经在天山河畔的垃圾房里干了七八年垃圾分拣工作,她睡觉吃饭都在这间垃圾房里,当她用嵌满黑污指甲的手,掰开一个馒头送到嘴里时,吞咽得很香,毫不在意周围的环境。馒头在她手中白得耀眼,飞舞的蚊子似乎也不喜欢她的皮肤。

  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总工程师唐家富向记者介绍,目前上海每天约产生2万吨垃圾,如果堆起来,半个月就能达到一幢金茂大厦的体积。其中60%是居民区垃圾,40%是单位垃圾和公共场所垃圾。2013年湿垃圾的日均分类处理量达到1160吨,其中约460吨来自居住区,700吨来自集贸市场。湿垃圾主要指厨房产生的垃圾。

   垃圾减量是全社会工程

  20多年前董桂芳付了一千元钱,从一处快完工的建筑里拣垃圾,最后卖废品赚了几百元,从此她开始到小区“承包”,以分拣垃圾工作为生。天山河畔约有1900户居民,董桂芳每月向该物业聘请的保洁公司交付800元的“通道费”后,小区里所有的垃圾都属于她。她把保洁员从各楼道里每天送来的近千袋垃圾中,分拣出能卖钱的比如纸板箱、塑料瓶、易拉罐等,每天拉到废品回收站换钱;另外把厨房湿垃圾分拣出来,这样每月可以从街道处获得一千四五百元的政府补贴。

  在长宁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记者看到厨房和集贸市场的湿垃圾被集中后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生化处理,其他没有什么分拣价值的垃圾,一部分被送上传送带由工人进一步分拣,然后加入发酵菌后采取有机消纳工艺处理,菌种残渣成为土壤改良剂,另一部分或被运走焚烧发电,或者运走填埋。

  从2013年统计的日产1.7万吨,到2014年市绿化市容管理局总工程师唐家富口中的日产2万吨,再到规划预计2015年末上海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要达到日均2.7万吨以上,其中实现能源转换、焚烧发电大概在一半左右。从统计数字观察,本市垃圾每年都在递增,要实现垃圾减量目标,无疑是一项全社会系统工程。

   新生垃圾令回收面临问题

  生活中浪费资源产生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商家只顾及自己利益,不断制造更多垃圾。比如啤酒,原来多数牌子大瓶装统一为640毫升,随后减到600毫升,再减到580毫升,甚至还有500毫升装。现在多数牌子的酒瓶厂家又不回收,只能当废玻璃处理。新生的垃圾如手机、各类充电器、银行卡片等也令分类垃圾回收面临新问题。

  对于单位垃圾,上海从2005年起实行收费,年收入约7亿元,居民垃圾清运是免费的。2014年5月上海开始实施《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居民垃圾收集处置依旧不收费,希望通过市民自觉养成好习惯,自律地分类投放垃圾,不提倡目前由物业派分拣员的办法。计划从目前200多万户垃圾分类人口,到2017年达到500多万户,基本覆盖全市。

   分类试点小区垃圾仍混杂

  为省钱,董桂芳把老公和儿媳也带到垃圾房帮她一起干活,她称现在每月四千元也请不到一个帮手。她没有退休金、没有医保,也没有人来垃圾房帮她喷药消毒,从垃圾分拣员的角度,他们在处理垃圾分类具体工作中只能顾及经济利益最大化。董桂芳说,她小区里住的老外们,垃圾都分得干干净净,但没有用,因为大多数居民没有分类。

  让居民自觉分类垃圾,在本市几个区目前已有试点。毗邻天山河畔小区的四季晶园是长宁区的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每层楼道里仅有两户居民,区里为他们配有干、湿两只垃圾桶。该小区公共区域有许多各自对应垃圾种类的垃圾桶,打开发现里面的垃圾还是混杂的。

  据上海市城调队调查,98%的市民认为垃圾要分类。但事实表明,要真正实现市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垃圾分类箱或是“聋子耳朵

  有关部门强调《办法》实施中亟待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现在市民意识很强,实际行动却不尽人意,形成这种反差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中秋节前一天傍晚,记者在南京东路步行街观察到,环卫工人从标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公共分类垃圾箱里往外倾倒垃圾时,没有按规定分类。他明白那样做不符合上级规定。他说:“你看着我,就不收了”。“可回收”和“其他”垃圾的概念与目前提出干、湿垃圾分类概念相比,显得含混,所以在两个分类垃圾箱里,倒出的垃圾成分也差不多,导致工人分与不分都一样。与南京路步行街一样,上海大部分公共场所设立的垃圾分类箱也存在类似“聋子的耳朵”现象。

  “拣垃圾阿姨”的角色可能还将长期存在。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