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向寒门倾斜 好政策要“细”操作

16.09.2014  12:06

  面对这一倾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在继续坚定改革决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应的实施规则和方案,以回应社会关切。
  ■汪明
  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始终是国家政策关注的一个重点。近年来,在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推动下,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逐步提高。据媒体报道,今年北京大学共招收了3145名本科生,农村生比例达14.2%,较去年增长1.7%。其中,从浙江省高招录取有四成考生是农村户籍,河南省的数字则超过三成。同样,在其他一些重点高校,这一倾斜政策的积极效应也正在逐步显现。
  在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可以说,高校招生向农村学生倾斜,也是此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亮点,把这样一项好的政策落实到位,需要把相关工作做实做细。
  近日,新华网以“官二代去贫困县读书与农村孩子争高招扶贫政策”为题,对实施高校招生倾斜政策中出现的“部分农村学生难适应”、“政策效应有所弱化”等问题进行了报道。事实上,面对这一倾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在继续坚定改革决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应的实施规则和方案,以回应社会关切。
  其一,要使这一倾斜政策让更多农村学生受益,需要将实施环节做得更加精细。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地方实施“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时,由于资格审定把关不严,导致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尽管一些重点高校明确要求农村户籍才能报名参与“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但在很多基层贫困地区,一些官员可能利用自身影响力将子女改回农村户口。此外,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农业户口的逐步取消,对“农村学生”的界定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无疑对政策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将实施环节做得更加精细,一方面要加强资格审查,确保考生户籍、学籍信息真实可信;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报考条件、资格名单、录取分数、录取结果等信息的公开、公示力度,确保公平公正,真正使这样一项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
  其二,要使这一倾斜政策发挥积极导向作用,需要同步推进全方位的教育改革。近年来类似“高考工厂”的一批“超级中学”,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质疑。然而,这些学校为更多的农村孩子赢得了进入高校、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这是目前部分舆论对其表示理解的一个主要理由。因此,如何为农村孩子进入高校、进入重点高校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似乎应当成为扭转“超级中学”现象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最终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名额存在向部分贫困县优质高中聚集的趋势,可能助推更多贫困县“超级中学”的出现,这是人们存在的一种新的担忧。就高校招生向农村学生倾斜的政策看,一方面招生名额增加意味着机会增加,有可能缓解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名额向个别学校聚集,可能会使这些学校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进而使得这些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因而,要想有效发挥这一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扭转目前存在的“超级中学”现象,还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其三,要使这一倾斜政策发挥良好的后续效应,需要为农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些进入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是否能够尽快地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据记者了解,在不少高校有针对性的照顾下,很多农村学生很快融入大学生活。但一些通过倾斜政策进入重点高校就读的学生表示,经历考上名牌大学的激动与兴奋之后,就得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使部分学生很难适应。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很多高校也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如:安排他们与教授导师、知名校友“结对子”,对这些农村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校园。从总体上看,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学生入学的后续培养体系,以帮助农村学生尽快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使这一倾斜政策的良好效应得以持续放大。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9/16/content_42322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