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老师”系列报道之九法学院蒋正雄:传承海商精神 坚持上好每一堂课
个人小传 :蒋正雄,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5年起在我校任教,先后担任海商法教研室主任、法律系主任,2001年任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作访问学者。2008年以来,任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研究领域为海上货物运输法、租船合同、海上保险法、海事法等。
上了30年的课,每次课前依然紧张
对蒋正雄老师来说,2015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说,在从教30周年获评“我心中的好老师”,感到很欣慰,很踏实,这是学生们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作为我国海商法界享誉盛名的海商法专家,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蒋老师,其实是位严谨认真、谦逊朴实、平易近人的长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热情饱满,深受学生、同事们的好评。
谈及给学生们上课,似乎找到了蒋老师最感兴趣的话题,一开口便滔滔不绝。“我每一次接到授课任务,都会进入紧张兴奋状态。很多老师在授课前也会有心情紧张的情况,这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方法,而是一种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的身体反应。就像运动员在开跑前需要处于稍微紧张的状态,才能发挥最好水平一样。”
在教书育人上,蒋正雄老师倾向于朴素的教学态度。作为法学院院长,他经常教导青年教师们,不要养成自吹自擂的不良教学风气。在授课中,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哪些话在其人生道路上是有帮助的,哪些知识对他们是终生受益的。在课堂上,每次讲到精彩之处,蒋老师都会牢记于心,虽然讲课内容一逝而过,但事后他都会总结这些讲授方式,并加以改进,以便下堂课更好地呈献给学生。
“对学生而言,学习就像种庄稼。平时学得好不好?四年后收成怎么样?这是学生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老师上课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抱负。”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轻伤”不下火线,带脚病上课四个月
在教学生涯中,蒋正雄老师也遇到过棘手的难题。去年下半年,蒋老师患上一种脚病,脚部皮肤一直在起泡和溃烂,看过很多家医院都无法对症治疗,恢复过程艰难而缓慢。这可急坏了蒋老师,教学任务怎么办?如果是感冒发烧,一两周内就能好转,但自己的脚病,可能需要几个月的康复期。一咬牙,正常上课!谈起当时的情况,蒋老师一阵感慨:“最难受的是早晨,从床上起来,脚刚落地,就钻心地疼,因为它承担了人体的全部重量。大概几分钟之后,可以渐渐适应了,我才开始慢慢活动。”
就这样,蒋老师在脚病发作的4个多月里,没落下一节课。严重的时候,一堂课下来,蒋老师脚底渗出的血把袜子都染红了,可他仍然坚持着。“不敢耽误上课,这可是学生一学期的课程。不管怎样,给学生上课,是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事。学院的老师,知道我的脚病后,每次都来接我,上完课再送我,大家自觉轮流地陪了我一学期,这让我很感动。”
蒋正雄老师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仅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地去感染、熏陶学生。
上好每一堂课,给学生最需要的教育
蒋老师认为,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及思想。所以,师德很重要,身为高校教师尤其要把师德修养放在第一位。
蒋老师先后承担了《海上货物运输法》《租船合同》《海上保险法》《海事法》《法学专业导论》等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多年从未间断。同时也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30年来,蒋老师桃李满天下。他所授课程教学效果深受学生们的好评。上过蒋老师课的学生表示,“听蒋老师的课没白听,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30年如一日,面对外界各种诱惑,蒋老师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不管自己的社会职务有多少个,他一直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蒋老师认真准备每一堂课,很注重把国内外学科领域中最先进的海商法教育资源、实践中最新的案例带进课堂,传授学生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我们老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有思想、有个性、有见解、有自我价值观的80后或者90后,作为50后的老师,除了要对这些学生自我价值观认同,还要对他们予以正确引导,而这建立在老师本人拥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最需要的教育。”蒋老师重视学生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做人。在蒋老师的课堂上,他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勇敢大声地发表个人见解。在他的激励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培养法律思维,助力学生成长
当问及法学专业的学生最需要培养什么能力时?蒋老师表示,最应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人认为法学是一门靠背诵就能学好的学科,但蒋老师说,法学仅靠背还不行,法学生要具备法的思维。法的思维实际上就是对法律关系的把握,要分清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作为法学生,要学会抱着疑问去看书,去查阅资料,抱着疑问去不断思考。碰到一些社会问题,学法学的学生不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听风就是雨,必须要有法律人的思考,讲究法言法语。“学会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
蒋老师还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阅读优秀书刊,这些都为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承海商精神,培养卓越海事法律人才
在谈到学校海商法专业的发展时,蒋老师表示,多年来,海商法学科在一代代海商法人“航运强国”梦想的传承下不断发展壮大。以魏文达教授为代表的海商法第一代人物,招收了新中国第一届海商法硕士,并由此培养出冯立奇、高剑鸣等著名的海事法官;第二代代表人物张既义教授、尹东年教授,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海商法学的学科带头人,并将我国海商法的教学科研工作推向新的高度。至今活跃在第一线的杨召南教授、於世成教授、蔡存强教授、姚洪秀教授、胡正良教授等成为当前海商法界的中坚力量。还有更年轻的新一批海商法教学梯队,也正逐步成为这支团队未来的希望。
蒋老师谈到,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外界诱惑,近年来,学院海商法团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其间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学校,而留下来的老师们,则基于对海商精神的传承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要培养出高水平人才,首先要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队伍,目前海商法团队也面临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紧迫任务。”蒋正雄老师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给海商法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如何保持自身学科优势地位,更好地发展学校海商法特色,是学院目前和今后面临的重要挑战。年轻一代海商法人有责任从老一代海商法专家手中接过接力棒,传承并弘扬老一辈海商法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成长为未来海商法团队的中坚力量,让海商法专业更加发展壮大。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强国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加卓越的国际化海事法律人才。
“作为一名海商法教师,我会一如既往地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并把这种海商精神传承给下一代青年教师。”
撰稿、摄影:党委宣传部 校报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