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温度”系列报道之七:物流工程学院“助学讲堂”系列活动

16.03.2016  16:55

2013-2015学年,为了加强物流工程学院学风建设,有效提高物流工程学院学生整体成绩,院党委牵头,学院学生社团党支部组织进行了“助学讲堂”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助学导师一对一辅导和助学讲师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习上比较欠缺的“贫困生”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在授课模式上,助学讲堂以集体授课和一对一讲解相结合,相对简单的基础知识由助学讲师进行集体授课,较难的知识点由助学导师对“帮困对象”进行一对一讲解。

考试前夕,助学讲堂在物流报告厅集中安排了4次高数期中复习集体授课,本着公平、人性化的原则,分别由韩文亮、杨洋、韩佳琦、石中伟等4位13级的高数能手为14级开放授课。每次集体授课之前,助学讲师的PPT备课率为100%;在授课过程中,课堂上座人数普遍达到了40人以上,中途极少有“帮困对象”离开。

一对一辅导是在集体授课基础课程之后跟进进行的目的性更强的助学“帮困”活动。,同专业高一年级的同学和“帮困对象”组成“帮困”学习小组,进行一对一单独辅导。物流工程学院14级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学习,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及时补上欠缺的知识。“帮困对象”在课堂上难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如不能及时把所欠缺的知识补起来,势必使得不理解的东西越压越多,助学讲堂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只能针对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进度授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思维较慢、基础不牢的同学会感觉听起课来很吃力。在答疑时,助学导师能够充分了解“帮困对象”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较强,并给“帮困对象”留有充分的考虑余地,在此种环境里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三是增强“帮困对象”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助学导师一对一、面对面答疑时,不存在相对严肃的师生关系;助学讲师、助学导师和“帮困对象”年龄相仿,不存在代沟。所以“帮困对象”在面对助学讲师和助学导师时,情绪相应地也十分放松,不会紧张、急躁。助学讲师和助学导师可以在辅导答疑过程中不断鼓励“帮困对象”,帮助他们重建自信。

四是能纠正“帮困对象”的不良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困对象”学习较差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有不良的学习习惯。一对一辅导和答疑时,助学导师和任课老师与帮困对象接触多,可以很快发现他们的不良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纠正,使其在补上功课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通过为期一年多的辅导,辅导对象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明星学员从一学期全部挂科变为新学期全科通过。助学讲堂成效显著,为提升学习效果、改进学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撰稿、摄影:宣传部、物流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