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八个国家科技奖缘何“花落”同济

01.02.2017  15:35

  本报记者 吴苡婷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近日召开,同济大学有8项成果获奖,在上海所有高校里排名第一。同济科研崛起的秘诀在哪里?
  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道出了同济的经验:“我们在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对科研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充分调动积极性,鼓励教师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服务社会需求。

   解决社会民生问题,责无旁贷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热辣的网络购物浪潮,随着商品秒杀、订单蜂拥而至,仅一天内就有数亿笔的交易款项,潮水般地经由支付宝快捷安全地抵达卖家账户,各归其所。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大的交易量,竟然没有出现一起因为盗号、盗密码造成财产损失的事呢?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蒋昌俊教授团队与支付宝团队合作研发的大规模分布式交易支付风险实时防控平台和专用设备,为在线非可信交易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诈墙”,为规避交易风险、减少资产损失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网络交易支付系统风险防控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不是同济科研在民生领域难得一见的绽放。在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同济大学范立础院士担纲的“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曾经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抗震设计新方法已经被国家行业标准采用,并应用于多座国家重点工程的抗震设计中。汶川地震中,四川雅泸路高速公路上30余座桥梁完好无损,就是得益于这项成果的应用,这也成为了科研服务民生的一个经典案例。
  务实的文化浸润在同济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在同济,几乎所有专业都是面向社会现实需要而设定的,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
  在2.6平方公里的环同济经济圈内,已经聚集了1500多家以研发设计为主的知识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中约80%的创业者为同济师生、校友,环同济经济圈2016年的产值超过370亿元。
  2016年,同济举办了各级各类校地校企合作对接活动35场次。钟志华告诉记者,接下去同济大学将和十多家500强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已经与中国中车联合成立了“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企业承诺将创新所得新增收入的5%,反哺同济助力后续的科研工作,这种滚动式的互利模式将推动同济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协同努力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童小华教授主持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此次上海地区所获的唯一一个一等奖。遥感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在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数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其应用的成效。比如,深空科学探测着陆避障等需要精确遥感空间信息的支持,卫星在轨运行过程中平台的稳定度及监测补偿直接关系到高分辨率测绘卫星的测图精度。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历经10年合作攻关,在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领域获得突破,成果已经运用在了嫦娥探月、测绘卫星、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上。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惧艰难,综合校内校外资源协同创新,是同济人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和努力方向。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偶然遇到的案例:为了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污泥处理新技术示范工程——湖南长沙市污泥处理项目,同济人在只有技术的前提下,创办了一家科技企业,在摸索中协同创新完成这一中国前所未有的污泥处理项目。这是同济人实现科研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样的思维也在基础研究中得以窥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科研团队历经20多年研究,发现了工程系统汇总的随机性传播规律,建立了完整的工程随机系统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体系。基于这一理论,科研团队建立了结构抗灾可靠度的统一分析方法,为重大工程结构的动力灾变分析和抗灾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这一基础性科研成果不仅直接支撑重大土木工程建设,还被国内外研究机构应用于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船舶工程等多个领域中。
  在钟志华眼中,科研创新的技术驱动有一个很长的创新链条,从科学发现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等,创新链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应该针对其特点进行扶持,这是深层次的协同创新。
  副校长顾祥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同济大学今年还将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一部三院(科研管理部和先进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其中科研管理部担负传统的管理职能,而3个研究院分别瞄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以形成科技创新的集团主力军。

   精心培育科研人才,铺路托举
  在最近举行的同济大学2017年科研工作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上,去年刚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陈义汉教授分享了他在同济大学的成长轨迹。1998年,他只是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在零实验平台、零启动基金、零研究人员的情况下,从一笔2万元的科研资助起步,开始投入到了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的研究中去。今天,他主持的实验室总面积已达到了6500平方米,在研和完成的国家级项目达到了89项。他在同济大学完成了人生中完美的华丽转身。
  与其他高校不同,在同济大学的职工队伍中,一共有3种人才,分别是教学、科研和产业,可以自主进行选择。3种人才的评价考核体系各不相同,有能力的还可以升格为两栖,甚至三栖人才。而且人才可以进行无缝隙地柔性流动,同济打造的是有多重能力的“双师型”队伍。不同于其他高校完全面向市场的情况,同济的“双师型”队伍是在校园内部的产业发展中不断培训而成的,他们与学科联系更紧密,对社会需求的把握也更准确,科研的战斗力也更强。
  让我们来看一下同济大学2016年的科研成绩单: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4项,学校老师牵头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技术重点专项1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36项;高水平论文不断涌现,SCI一区论文217篇,ESI高被引论文215篇,同济大学为第一单位、学校教师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自然》及其子刊、《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27篇;授权专利量高达867件,其中发明专利为742项。
  钟志华说,一流的大学,需要优秀的人才、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有效的技术转移,三者缺一不可,同济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科技发展模式中实现“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
  目前,同济大学还在制订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转化收益70%给予科研团队;同时修订相关评价考核政策,正式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实现学校科研质和量的总体跃升。
  无疑,同济的科研腾飞将是持续不断的进行式和将来式模式,在良性的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的肥沃土壤里,将不断地盛开美丽的科研之花,结出饱满的科研果实。
  版面链接: http://www.duob.cn/pdfview/default.aspx?nDate=170125&n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