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阳光护髓队”千里爱心接力 为生命种子护航[图]

28.09.2015  14:45

骨髓移植在老百姓听来似乎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血液肿瘤病房,每年约有100多名孩子要经历这真真实实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而重获新生。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肿瘤、部分免疫缺陷等通过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逐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上看到了希望。2005年,随着血液肿瘤科移植专业的迅猛发展,安全地接取骨髓成了一个重要的后勤保障。于是,一支由医生、护士、文员自发组建的“阳光护髓队”孕育而生。这支志愿者团队,十年来穿梭于全国各地二十余个骨髓库、医院;远赴台湾慈济医院及国内的各个机场以及火车站,为生命的种子保驾护航。  

当第一批志愿者报名时,大家还仅是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对将要开展的服务并没有太多认识。经过培训大家了解了骨髓、干细胞保存运送的注意事项就踏上了取髓路。志愿者培训老师“田妈”还为每一次出行制定了经费预算,能为患者节省的绝不浪费。在她的精神引领下,志愿者们都当有心人,在一次次的体验中,通过相片、文字总结出了一套“取髓攻略”,全国26个到过的骨髓库、医院,都汇总了一条既快捷又经济的线路,为今后的志愿者出行带来了便捷。  

如果说接取骨髓有多复杂那也并不是,但真的有不少意外也是志愿者不能控制的。骨髓的保存时间非常短暂,在运输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必须保存在0℃至4℃的环境中,一路上要靠专用运输箱保护,以冰桶保存,并随身携带。由于造血干细胞属于特殊物品,不能经过机场的安检X光机照射,必须向机场方面为它专门申请‘绿色通道’。护髓队的志愿者找到航空公司的领导说明了情况,对方同意了造血干细胞免于安检的申请。  

在服务中沉着应对突发事件也是对志愿者们的历练。小薇是一位老志愿者,那次的任务是到香港机场内接取来自台湾的骨髓,计划晚上6点赶回医院,患儿的移植前准备正在按这个时间点有序进行。然而就在香港机场接到了台湾台风飞机无法正常起飞的消息,接到这信息她立刻与对方联系并向医院汇报。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在晚上8点等到了飞机起飞的消息。知道飞机起飞那就妥了,立刻通知医院做患者移植前准备。没想到这航班到了,也没能看到送髓者的身影,她无数次地拨打对方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她有些急了,但还是告诉自己要冷静,通过与机场联系终于找到对方改签的讯息。当看到送髓者终于拎着运送箱走出来的时候,小薇激动地迎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接过装着“救命骨髓”的运输箱,“我就抱着它上飞机,紧紧抱着它,一刻都不松手。我要保证安全地将它护送回上海。”接到骨髓回到医院已是黎明时分,她顾不得自己的疲惫直奔实验室,交接完骨髓后她如释重负却因低血糖晕倒在地。她说:“如果真接不到那份骨髓就不想回来了。”早已等候在移植仓内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立刻对刚取回的骨髓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当看着红色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滴注入患者的静脉之时,小薇一颗紧绷了几小时的心终于渐渐轻松起来。“生命种子”已经种下,经过预防排异和感染的治疗后,待造血干细胞功能恢复正常,患儿就可以出院,重获新生。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次的护髓任务,志愿者们都是把手中的骨髓看得和自己生命一样重。这就是志愿者们的责任意识,从背上那个骨髓护送箱的那刻起,肩上就压上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每年志愿者还有远赴台湾慈济医院取髓的任务,每次去慈济的志愿者们在慈济志工的陪同下接受心灵的洗礼。大家也通过这种形式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力,立志要把志愿者服务做成自己的一种文化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多年来凭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五百多位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安全地护送到“”,把每一份珍贵的大爱完好地接到患儿身边,为每一份生命的种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