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红包渐渐变味 "作弊""乞讨"让人情冷落

05.02.2016  08:54

  东方网2月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临近春节,一波又一波的“红包雨”正在赶来的路上。然而,本是图开心、活跃气氛的小插曲,如今却逐渐变了味道。有人偷偷装起专属插件,死盯手机,绝不肯错过一个红包;有人“绑架”友情,缠着加好友集福卡,甚至沦为“红包乞丐”明着索要红包……渐渐地,冷了聚餐,伤了朋友,远了父母,抢红包也变了味。

   最无语:抢红包还用插件

  “连抢红包都要作弊,有些哭笑不得。”白领张小姐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在举办年会时,每隔10分钟在群里发一次红包,以此活跃气氛。

  “抢到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常常是我们还没打开,红包就抢完了。”张小姐原本还懊恼自己太慢,闲聊中才知道原来“常胜将军”装了“抢红包神器”。

  记者在苹果、安卓等软件商店中发现,多款抢红包软件下载量近万,有软件甚至宣称“没有红包逃得掉”。不仅如此,在淘宝上,也有不少商家出售微信红包外挂软件。“适用于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安卓手机,一机一码,后台自动抢。”一家淘宝店客服表示,该软件可以自动规避最小红包,大大提高手气。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插件伪装成红包工具,实际上植入了恶意代码,一旦用户授予其权限,个人账号、联系人、短信等隐私信息就很容易被获取或者拦截。这样,微信或者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等,就可能被盗刷;或者软件在后台自动下载推广应用,耗费手机流量。

  不少网络平台摸清了老百姓的需要,推出红包闹钟等神器,投入红包大战中。

  “感觉怪怪的,不是为了开心,而是为抢而抢了。”张小姐无奈地说。

  最讨厌:红包乞丐和红包接龙

  更让人无语的是,现在好多人成了“红包乞丐”,明着要。李先生是一家创业公司老板,因为工作关系,微信好友特别多,所以他遭遇了不少“红包乞丐”。

  “见证感情的时刻到了,是我的朋友给我发6.66元,喜欢我的给我发8.88元,最爱我的就给我发13.14元……”“给我一个红包吧,金额随意,看我能收到多少爱。”李先生说,这几天他在微信上收到不少这样的信息,“不给吧,有点尴尬,给吧,有点不情愿。好像被情感绑架了似的。”李先生说,为了维持人际关系,他只能选择让钱包“出点血”。

  除了明着要,红包潜规则也让不少人生厌。“我看群里有人发红包,没多想,就顺手抢了个红包,也就3块多。”田先生说,刚抢完,好多人跳出来喊“发一个,发一个”。令他有些发懵。原来,不少群中都会玩“红包接龙”游戏,由抢到最多的人继续发红包。“不发又不好意思,只能添了100元再发出去。以后,再有红包要谨慎,不能随便点开了。”田先生说。

   最尴尬:埋头抢红包冷了气氛

  都说发红包能活跃气氛,可沪上一家公司年终答谢宴却因“红包游戏”变得气氛尴尬。现场,大家为抢红包纷纷埋头手机,长达2小时的聚餐竟鲜有交流。

  负责人张先生表示,2月初,他所在的公司举行了小型答谢会,邀请了平日往来的重要客户,20余人共坐了3桌,由三位公司领导陪同。考虑到客户中以年轻人居多,张先生当场建了一个群,宣布将在群内不定时发红包。这一消息让大家兴奋不已,不少人直接打开微信界面守候,一些人害怕手机没电甚至掏出充电宝严阵以待。

  “开席前,我先发了一个100元的红包,5秒就被抢完了,抢到的人自然是得意万分,没抢到的就嚷嚷着要重发。”然而,下了2、3阵“红包雨”后,张先生发现,气氛慢慢微妙起来,大家注意力都聚焦在手机屏幕上,无心夹菜,食不知味,更不愿意交流。

  甚至,在领导举杯祝酒的时候,大家眼神也片刻不离手机。“有些人手气不好,聚餐结束后还一直喋喋不休、抱怨不停,感觉有点弄巧成拙了。

   最无奈:为抢红包加好友

  “打开支付宝,输入口令,就能加我为好友,快帮帮忙吧!”近日,这样一条信息频繁出现在各种朋友群里。

  原来,支付宝推出了一个集五福的活动,该活动宣称,集齐富强、和谐、友善、爱国、敬业五类“”,即可在2月8日00时18分平分2.15亿元现金。而提前新添加成功10个以上支付宝好友,便可随机获得3张福卡,一时间微信、QQ以及微博私信中均能发现加支付宝好友的请求。

  “短短几天,微信就弹出了好多条信息,关键很多人甚至都不熟,连句寒暄都没有,就要求加为支付宝好友。”王小姐告诉记者,她既拉不下脸拒绝,真添加了又给自己添堵。“总感觉隐私被暴露了。”更令她感到无奈的是,大部分人是为了抢红包才加好友,红包游戏结束后,又把“好友”丢在一旁,从没考虑过借此发展友情。“翻翻有些对话框,不是来求加好友,就是求点赞,求分享,根本没有其他聊天内容。”王小姐说,再这样下去,友谊都变味了。

   最惊讶:为抢红包先花钱

  为了集福卡,抢红包,不少人甚至还开始花钱买起了福卡。记者了解到,在淘宝、微博、咸鱼等平台上,不少人高价求“敬业福”,价格已被炒到了百余元。

  “我已经集了四张了,现在就缺一张敬业福,问了身边的朋友,也都没有这张卡。”罗小姐告诉记者,福卡可以转赠、交换,朋友之间已掀起了一波交换热潮。但是,不同于泛滥的“爱国”、“友善”福,“敬业福”十分罕见,成了众人追求的香饽饽。朋友圈内换不到,只好四处求购。“我在咸鱼上发了帖,先是求换,后来又求购,但都没什么人响应,看来只能再抬抬价了。

  不少人吐槽称,一夜之间,朋友圈已从求加支付宝好友转为求“敬业福”了。昨日,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发现,“敬业福”已被列为屏蔽词,无任何匹配商品,但在标签为“敬业”的商品中,仍有部分“漏网之鱼”。其中,最贵一张“敬业福”标价188元,卖家透露,这如今是“紧缺商品”,他手头仅此一张,不接受议价。

   最遗憾:吃年夜饭都心不在焉

  只顾埋头抢红包,却冷落了身旁的好友、家人。抢红包,究竟到头来抢到了啥?不少人提出了质疑。

  “去年因为只顾着抢红包,年夜饭都吃得心不在焉,父母有些不高兴了。连3岁的小侄女也嚷嚷着:‘吃饭时候不要玩手机’,令我很惭愧。”赵小姐老家在西安,尽管路途遥远,但每年过年都要回去与家人团聚。“今年还没有回去,父母已经口头警告过了,回来后再要只顾着抢红包,就不要回来了。”赵小姐告诉记者,今年不管有多少红包,都不抢了。“再多的红包,也比不上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吃个年夜饭。

  本是一场游戏,为何人人太认真,就让红包变了味?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表示,这就像打麻将一样,不是麻将不好,而是打麻将的人迷失了。他呼吁年轻人不要被牵着鼻子走,给一家人难得的团圆佳节留下遗憾。

  临床心理学家夏雅莉表示,抢红包从心理学来讲,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既有娱乐性,又有互动,本无可厚非。但是疯狂抢红包行为的背后,一方面是贪小心理,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喜欢不劳而获的感觉。夏雅莉呼吁,年轻人不要只是在形式上回了家,内心仍然紧闭,用社交网络、抢红包等形式屏蔽与家人沟通,也希望更多人能够意识到抢红包只是虚拟世界的一种娱乐形式,不要过度,更不要恶意索要,损害现实中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