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成立60年纪念活动广受媒体关注
10月31日,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纪念大会暨“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500余名各界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专业发展的风雨历程,共议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人民网、科学网、中国新闻网、上海教育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10余家媒体对纪念活动和相关老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报道,《东方教育时报》并刊发整版报道,凤凰网、和讯网、网易等百余家网络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
【人民网】新中国首个抗生素制造专业在沪庆祝诞生60周年
人民网上海10月31日电 (记者 姜泓冰) 华东理工大学今天举行纪念大会及主题论坛,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500余名各界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专业发展风雨历程,共议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
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诞生,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该校马誉澂教授不仅参与研发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而且培养出中国首批副博士研究生。长期以来,这一专业被誉为“中国抗生素制造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中国医药发酵工业的基础。
当年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生物工程学科。60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一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197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1980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生化工程专业;1991年,筹建全国生物领域第一批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置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成为第一批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多年来,该校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昌胜,“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奖者张霞昌等大批杰出校友。
“现代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在这方面研究方向日益拓宽,在促进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基础研究说话面,不断取得长足进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会主任张元兴教授说。
近5年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该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生物过程工程方向,从1997年至今,共获得了4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海洋生物技术方向,大菱鲆(多宝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是中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有望使人类吃上无毒的安全鱼,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生物能源研究方向,用秸秆、稻草和微藻等可再生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极具潜力,将有望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原料,造福国计民生;在动物细胞与组织工程方向,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的抗体、疫苗、抗癌药等在拯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微分析及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方向,利用发明的基于微阵列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在地中海贫血症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教授表示,生物工程学院将坚定实施创新推动发展、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和专注培养高质量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勇担使命、继往开来,为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来源:人民网 | 发表时间:2015-11-01 | 作者:姜泓冰
原文链接: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1101/c1007-27762764.html
【科学网】我国首个抗生素专业60华诞主题论坛在华理工举行
本报10月31日上海讯(记者黄辛 通讯员房树芬)今天,华东理工大学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举行了“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等500余名各界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专业发展风雨历程,共议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
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诞生,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该校马誉澂教授不仅参与研发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而且培养出中国首批副博士研究生,而且长期以来,这一专业被誉为“中国抗生素制造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中国医药发酵工业的基础。
该校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会主任张元兴教授指出:“现代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华理在这方面研究方向日益拓宽,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在促进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长足进步。”
据介绍,从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到以此为根基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学科,60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一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197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1980年,抗生素制造专业调扩为全国第一批生化工程专业;1991年,筹建全国生物领域第一批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设置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学位授予点,俞俊棠先生成为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生;2002年成为第一批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多年来,该校建成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等教学品牌,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昌胜,“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奖者张霞昌等大批杰出校友。
谈到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时,该校63届校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张嗣良教授说:“这种一开始建立起来的专业建设思想决定了60年来我们专业的发展特色与道路,由此形成的教材、教学方法、专业思想是国内其他学校相关学科建设的模板,成为我国独树一面的旗帜。”
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和国家重点学科,近5年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973”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及经费数在国内该领域一直名列前茅,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生物过程工程(发酵)研究方向,从1997年至今,共获得了4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仅2013-2014年度帮助合作企业实现新增产值30.87亿元,为实现先进生物制造和过程的最优化和自动化作出重大贡献,为人们吃上放心药、廉价药、安全食品等奠定了基础;在生物催化研究方向,工业酶催化和定向生物转化不断革新传统工艺,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建设“天更蓝,水更绿”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在海洋生物技术方向,大菱鲆(多宝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有望使人类吃上无毒的安全鱼,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生物能源研究方向,用秸秆、稻草和微藻等可再生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极具潜力,将有望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原料,造福国计民生;在动物细胞与组织工程方向,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的抗体、疫苗、抗癌药等在拯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微分析及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方向,利用发明的基于微阵列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在地中海贫血症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让人高兴的是,走过了一个甲子,我们仍然有一个很好的前景。目前,我们基本上是面向生物工程做研究,涉及到医药、农药、化工等各领域。接下来,我们要沿着这样的方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做大、做强现有的过程工程研究,把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运用到制造工业中去,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说。
在纪念大会后的“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上,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作了题为“从抗生素到生物工程”的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建和教授作了题为“生物技术创新的桥头堡——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报告。
原文来源:科学网 | 发表时间:2015-11-01 | 作者:黄辛、房树芬
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news/20151101/10945.html
【中国新闻网】新中国首个抗生素制造专业在沪庆祝诞生60周年
中新网上海10月31日电(记者 许婧)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华东理工大学31日举行纪念大会暨“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500余名各界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专业发展风雨历程,共议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
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诞生,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该校马誉澂教授不仅参与研发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而且培养出中国首批副博士研究生,而且长期以来,这一专业被誉为“中国抗生素制造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中国医药发酵工业的基础。
从抗生素到生物工程,“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让人高兴的是,走过了一个甲子,我们仍然有一个很好的前景。目前,我们基本上是面向生物工程做研究,涉及到医药、农药、化工等各领域”,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说,接下来学院要沿着这样的方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做大、做强现有的过程工程研究,把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运用到制造工业中去,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
据介绍,从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到以此为根基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学科,60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一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昌胜,“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奖者张霞昌等大批杰出校友。
尽管目前不少人谈抗生素色变,但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所谓问题,其实是因为生产抗生素的技术得到重大发展,产量上去了而成本又下来了,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但从实际来看,新一代抗生素研究仍有必要,但发展方向可能向天然抗生素如益生菌等发展。
近5年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该领域多个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海洋生物技术方向,大菱鲆(多宝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是中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有望使人类吃上无毒的安全鱼,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生物能源研究方向,用秸秆、稻草和微藻等可再生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极具潜力,将有望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原料,造福国计民生;在动物细胞与组织工程方向,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的抗体、疫苗、抗癌药等在拯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微分析及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方向,利用发明的基于微阵列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在地中海贫血症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教授表示,生物工程学院将坚定实施创新推动发展、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和专注培养高质量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勇担使命、继往开来,为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5-11-01 | 作者:许婧
原文链接: http://www.ln.chinanews.com/html/2015-11-01/1220518.html
【上海教育电视台】生物工程 创造美好未来——华东理工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
原文来源: 上海教育电视台 | 发表时间:2015-11-03 | 作者:上海教育电视台
《东方教育时报》:应势而生星火相承学科引领
——纪念华东理工大学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 60周年
庄英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从1955年到2015年,华东理工大学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发展成为生物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0年的时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片断,然而,对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生物工程学科来说,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过程。
应势成立专业 推进生物制造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在前苏联援建下的抗生素药物生产已经稍具规模,但与亿万人民大众的需求天差地远。我国当时的政策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一方面大力投资、兴办抗生素药厂;一方面决定尽快在大学里创办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自行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以适应抗生素药厂的快速发展之需。1955年,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应势创建了“抗生素制造工学冶专业”,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率先诞生的一个新专业,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之先河。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是培养具有解决抗生素生产工程问题能力兼具生物学、工程学等学科背景的人才。1980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该专业被调整为“生化工程”,以该专业为基础,1989年筹建了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1995年通过验收,1996年建设了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并于同年成立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长期以来,这一专业被誉为中国抗生素制造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的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输出优秀人才 促国家建设发展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生物工程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轻工技术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与技术);7个硕士点(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微生物学、海洋生物学);2个工程硕士领域(生物工程领域、食品工程领域);本科设有3个系(生物工程系、应用生物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5个专业(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院拥有国内外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有专职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32 人、副教授54 人、硕士生导师73 人。其中,2 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1名,有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63”领域专家2名,有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全国优秀教师1人。在读的本科生1200余名,硕士生700余名,博士生170 余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从成立至今共培养本科生5600 余名,硕士研究生1900余名,博士研究生400余名,为中国抗生素制造、生物工程领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科发展稳健 科研成果斐然
2014年,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促进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学院成立了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暨协同创新中心,学院的学科发展在原来生物工程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延展,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在促进生物技术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与基础研究方面,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拥有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装备,科研和教学成果斐然:近5年来承担的“973”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及企业的项目数及经费数在国内该领域名列前茅,获国家科技进步与发明二等奖各一次,国际学术奖3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PNAS、AngewandteChemi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650多篇;从国内第一本抗生素专业读本《抗生素》(第一版)的正式出版至今,学院教师出版的教材和专著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国家重点图书和教育部推荐教材,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并建成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特色专业等教学资源品牌。
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工程学科60年来的探索和建设实践,是对于国家创新战略的积极响应和贯彻。2015年,在专业成立一个甲子之时,生物工程专业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征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调整规划以及学院的学科特色和发展战略,经国内外专家论证,生物工程学院提出申请将“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置换为“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目标是建设国内第一、国际著名的生物工程一级学科。
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生物工程专业将继续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国家重点学科等基地,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拓展阅读:
那些年 我们这样学习
严希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尧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1955级校友)
1955年9月,我高中毕业考入了华东化工学院,出于对“新”专业的好奇,选择了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5年的学生生活中,我前两年主要学习基础课,1958年起,步入专业教育阶段。当年,同学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前往华北制药厂,上海第三、第四制药厂,还有北京抗生素研究所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抗生素研究室等单位进行实习,可谓“从生产中学、到实践中学”。
生产实习的第一站是华北制药厂。我和同学下车间跟班劳动,拜工人师傅为师,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从菌种、发酵到提取、精烘包出产品样样动手操作,从工艺流程、过程参数检测、设备制造与设计、自动控制样样进行训练和计算,较为全面地了解了由工业原料到抗生素药物制造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接着,我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进行抗生素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从实战中巩固了我们在华北药厂学到的知识。与此同时,北京抗生素研究所的高级科技人员为我和同学们进行了抗生素生产的理论课教学,使我们从生产实践到专业理论得到了一个飞跃。
之后,我和同学又去华北制药厂进行抗生素车间蹲点,完成毕业实习报告。
1960 年7月,我毕业在即,接受统一分配,其他同学分别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奋斗在科研、生产、设计等各个战线,我则留校任教开始了光荣的人民教师生涯。
原文来源: 东方教育时报第八版 | 发表时间:2015-10-27 | 作者:庄英萍、严希康
本报讯(实习生 郑子愚 记者 彭德倩)昨天从华东理工大学传出信息,该校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制一种海水鱼类活菌疫苗。只需让多宝鱼在用疫苗配制的水中“泡泡澡”,就能提升免疫力。这是在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鱼类活菌疫苗,将在工博会上展出。
高密度养殖鱼类,易患爱德华氏菌病等细菌性病害。目前,养殖户采用的防治方法基本是使用抗生素。由于处置不当,抗生素超标使用情况常有发生。为此,华东理工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元兴带领团队,经过10年摸索,成功研制“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可为多宝鱼防治细菌性病害。
今年6月,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并已在山东、辽宁等多宝鱼主产区试用。
原文来源:解放日报 | 发表时间:2015-11-01 | 作者:郑子愚、彭德倩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11/01/content_144445.htm
【解放网】多宝鱼“泡澡” 防治传染病
解放网解放日报讯(实习生郑子愚 记者 彭德倩)31日从华东理工大学传出信息,学校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制一种海水鱼类活菌疫苗。只需让多宝鱼在用疫苗配置的水中“泡泡澡”,就能提升免疫力,防病抗病。据了解,这是在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鱼类活菌疫苗,并将在工博会上展出。
为鱼类防治病害是许多养殖户的一大课题。据悉,高密度养殖鱼类,易患爱德华氏菌病等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腹水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目前采用的防治方法基本是使用抗生素。由于处置不当,抗生素超标使用情况常有发生。防治病害的第二个方法则是使用疫苗,但此前,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尚无疫苗应用成功先例。
为此,华东理工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元兴带领团队,经过10年摸索,成功研制“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可为多宝鱼防治细菌性病害。据介绍,团队于2006年分离鉴定出爱德华氏菌高致病性菌株。解析全基因组和主要致病机制后,根据病原基因组的特征,从众多菌株中筛选出天然弱毒的、免疫性能好的菌株,并将它做成疫苗。
今年6月,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已在山东、辽宁等多宝鱼主产区试用。密集养殖下,疫苗成本均摊到每条鱼仅需0.1元,不会对多宝鱼价格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口感。
据了解,针对“小个子”鱼苗,只要将它们在用疫苗配置的水中浸泡3分钟,就获得一定免疫力。大体型多宝鱼则要打针,成鱼随水流向前,进入一个狭窄的空间后,用注射器快速给每一条鱼打针,完成疫苗注射。
张元兴介绍,目前,团队正与合作企业完善生产线,争取让疫苗早日上市。按计划,在2至3年里,疫苗产品可以覆盖全国半数多宝鱼养殖基地。
原文来源:解放网 | 发表时间:2015-10-31 | 作者:彭德倩
原文链接: http://www.jfdaily.com/kejiao/bwyc/201510/t20151031_1912631.html
《新民晚报》:多宝鱼疫苗亮相 辟健康养殖新路
学名“大菱鲆”的多宝鱼由于肉质鲜嫩而少刺,向来为人所爱,但近年来多地传出的多宝鱼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超标问题,让很多人开始对食用多宝鱼心存芥蒂。昨天,华东理工大学张元兴教授团队研究出的多宝鱼疫苗在本届工博会上亮相,这种疫苗取代传统的抗生素,可望不久上市,让人们吃上放心的多宝鱼。
据悉,该疫苗名为“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已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其产品已经在山东、辽宁等多宝鱼主产区试用。它是中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鱼类活菌疫苗,也是世界上首个获得政府许可的针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鱼用疫苗,对海水养殖中减少和避免使用抗生素、提高水产品和生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已经进入工业化集约养殖阶段,病害威胁是产业发展的瓶颈。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高效疫苗的应用是细菌性病害控制的有效策略。但是,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却尚无疫苗应用的成功先例,只是单纯依靠抗生素防病治病,并且还经常出现超标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这不仅带来了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埋下了隐患。
张元兴教授团队研究的爱德华氏菌病就是这样一种养殖业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由它引起的腹水病,是海水养殖多宝鱼的一种严重病害,经常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而且,由于该病原菌寄生在宿主胞内,药物治疗效果差,又可能会连锁性地引起药物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张元兴教授带领团队从本世纪初即开始进行研究,历经10年努力,最终构建了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
有了疫苗,又该怎样给这些活蹦乱跳的家伙接种疫苗呢?据介绍,小鱼苗是“泡澡”接种疫苗——由于疫苗都是天然弱毒活菌,需要的时候,只要将鱼苗在疫苗配置的水中浸泡3分钟,鱼宝宝就获得了免疫力。
“随着海水养殖鱼类疫苗的推广应用,有望在国内孵化形成一个新兴的鱼用疫苗产业,减少直至避免使用抗生素,全面提升我国海水鱼类农产品的食品安全等级,促进我国传统海水鱼类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张元兴教授说,希望他们的研究,能够建立以免疫防治为核心的海水鱼类健康养殖新模式。
原文来源: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5-11-06 | 作者:张炯强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5-11/06/content_6_2.htm
【上海教育新闻网】新中国首个抗生素专业迎“60岁生日”
校友返校参加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活动。 (摄影:华东理工大学提供)
本网讯(记者 刘晓晶 通讯员 房树芬)从抗生素到生物工程,华东理工大学见证了中国生物制造产业60多年的蜕变与发展,并始终站在研究的前沿,用丰硕的成果为其提供坚实的支撑。日前,该校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了“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500余名各界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专业发展风雨历程,共议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
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诞生,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该校马誉澂教授不仅参与研发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而且培养出中国首批副博士研究生。长期以来,这一专业被誉为“中国抗生素制造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中国医药发酵工业的基础。
该校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会主任张元兴教授指出:“现代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华理在这方面研究方向日益拓宽,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在促进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长足进步。”
据介绍,从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到以此为根基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学科,60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一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197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1980年,抗生素制造专业调扩为全国第一批生化工程专业;1991年,筹建全国生物领域第一批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设置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学位授予点,俞俊棠先生成为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生;2002年成为第一批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多年来,该校建成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等教学品牌,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昌胜,“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奖者张霞昌等大批杰出校友。
谈到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时,该校63届校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张嗣良教授说:“这种一开始建立起来的专业建设思想决定了60年来我们专业的发展特色与道路,由此形成的教材、教学方法、专业思想是国内其他学校相关学科建设的模板,成为我国独树一面的旗帜。”
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和国家重点学科,近5年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973”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及经费数在国内该领域一直名列前茅,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生物过程工程(发酵)研究方向,从1997年至今,共获得了4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仅2013-2014年度帮助合作企业实现新增产值30.87亿元,为实现先进生物制造和过程的最优化和自动化作出重大贡献,为人们吃上放心药、廉价药、安全食品等奠定了基础;在生物催化研究方向,工业酶催化和定向生物转化不断革新传统工艺,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建设“天更蓝,水更绿”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在海洋生物技术方向,大菱鲆(多宝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有望使人类吃上无毒的安全鱼,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生物能源研究方向,用秸秆、稻草和微藻等可再生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极具潜力,将有望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原料,造福国计民生;在动物细胞与组织工程方向,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的抗体、疫苗、抗癌药等在拯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微分析及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方向,利用发明的基于微阵列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在地中海贫血症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让人高兴的是,走过了一个甲子,我们仍然有一个很好的前景。目前,我们基本上是面向生物工程做研究,涉及到医药、农药、化工等各领域。接下来,我们要沿着这样的方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做大、做强现有的过程工程研究,把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运用到制造工业中去,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说。
在纪念大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教授代表学校表示,希望生物工程学院坚定实施创新推动发展、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和专注培养高质量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勇担使命、继往开来,为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来源: 上海教育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5-11-03 | 作者:刘晓晶、房树芬
原文链接: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5/11/03/1995482.html
【上海热线】华理为中国第一个抗生素专业庆"60岁生日"
10月31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了"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500余名各界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了专业发展风雨历程,共议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
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诞生,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该校马誉澂教授不仅参与研发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而且培养出中国首批副博士研究生。长期以来,这一专业被誉为"中国抗生素制造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中国医药发酵工业的基础。
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会主任张元兴教授指出:"现代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华理在这方面研究方向日益拓宽,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在促进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长足进步。"
据介绍,从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到以此为根基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学科,60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一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197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1980年,抗生素制造专业调扩为全国第一批生化工程专业;1991年,筹建全国生物领域第一批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设置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学位授予点,俞俊棠先生成为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生;2002年成为第一批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多年来,该校建成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等教学品牌,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昌胜,"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奖者张霞昌等大批杰出校友。
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和国家重点学科,近5年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973"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及经费数在国内该领域一直名列前茅,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生物过程工程(发酵)研究方向,从1997年至今,共获得了4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仅2013-2014年度帮助合作企业实现新增产值30.87亿元,为实现先进生物制造和过程的最优化和自动化作出重大贡献,为人们吃上放心药、廉价药、安全食品等奠定了基础;在生物催化研究方向,工业酶催化和定向生物转化不断革新传统工艺,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建设"天更蓝,水更绿"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在海洋生物技术方向,大菱鲆(多宝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有望使人类吃上无毒的安全鱼,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生物能源研究方向,用秸秆、稻草和微藻等可再生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极具潜力,将有望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原料,造福国计民生;在动物细胞与组织工程方向,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的抗体、疫苗、抗癌药等在拯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微分析及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方向,利用发明的基于微阵列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在地中海贫血症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让人高兴的是,走过了一个甲子,我们仍然有一个很好的前景。目前,我们基本上是面向生物工程做研究,涉及到医药、农药、化工等各领域。接下来,我们要沿着这样的方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做大、做强现有的过程工程研究,把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运用到制造工业中去,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说。
在10月31日下午的纪念大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教授代表学校表示祝贺,希望生物工程学院坚定实施创新推动发展、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和专注培养高质量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勇担使命、继往开来,为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来源:上海热线 | 发表时间:2015-11-03 | 作者:上海热线
原文链接: http://news.online.sh.cn/news/gb/content/2015-11/03/content_7605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