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眼里的六个创业新信号
20.03.2017 20:35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和科技不断迭代的时代,市场并不缺少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者。但最后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专业而理性的风投市场。而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视觉中国 图)
自从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华大地便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
两年多时间过去,创业产生了哪些新动向?阅项目无数的投资者又会提出哪些新忠告?记者采访了多位投资人,并通过一场全球创业大赛释放的信号,希望管中窥豹,把握2017年中国市场的创业新趋势。
信号一
“故事”不再流行
成熟创业者更受青睐
3月初,哈佛全球创业大赛的亚太区决赛在上海举办。
当天晚上6点,陆家嘴国金中心,7个创业团队面对30多位专业观众,一一陈述自己的创业项目。每位讲述人只有10分钟时间表达、10分钟时间接受评委提问。而在场的8名评委,都是来自各领域的资深投资人。
哈佛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资深投资人黄晶生是这场决赛的主持人。他发现,过去比赛选手常常会犯的老毛病,今年的比赛中竟然基本没人犯。比如超时。一般而言,创始人巴不得一股脑儿把所有信息都告诉观众,讲述超过10分钟是家常便饭,导致评委的提问时间被大大压缩。很少有选手意识到,更珍贵的其实不是创业者的自我表达,而是评委提问。投资人关注什么、问些什么,往往一针见血,对创业项目起到关键性的点拨作用。但经验少的创始人往往只顾着自我表达。
而今年的比赛,只有1名讲述人超时,其他队伍均在10分钟内陈述完毕,投资人和参赛者你来我往,问答进行了好几个来回,有些投资人甚至当场给项目提了很多建议。
“今年的选手经验丰富,心态成熟。”黄晶生这样评价。
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讲述上,还体现在年龄上。今年的参赛选手有些并不年轻。大部分选手具有多年工作经历,属于半路辞职创业。少数几位年轻人也有海外留学和海外工作背景。
这是一种巧合吗?
比赛时,一位投资人无意中的话,透露出某种信息。他说,今年风投市场越来越谨慎,不再像2015年那会儿,创业者只要有好的故事、新的概念,未必想清楚商业模式,也能获得风投。如今,中国市场的风投更加理性,对创业团队也越来越“挑剔”。
反映在这场比赛中,今年在决赛入围阶段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很“辣手”。比如此前筛掉了一个来自新加坡的项目,对方想从事网上的会计服务,觉得在东南亚专业类服务价格比在中国便宜,这就是市场机会。但评委们认为,专业服务还必须立足本地,懂得国情,于是毫不留情地筛掉了它。
另一个被筛掉的项目,来自一名金融人士,他希望通过做知识产权的官司来获得收益,“这应该是律师做的,我们对他没有信心。”评委说。
结果今年杀入决赛的,大多是相对成熟的项目、相对成熟的创业者,没有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脱颖而出。
当然,也有投资人解释,评委们来自不同领域,有的是天使投资人,有的是基金投资人,有些只挑选后期的项目,而有些更倾向于早期项目。所以比赛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比结果更重要的,还是投资人怎么看这些项目。
比赛临近尾声时,主持人当场询问评委们,对参赛项目有没有投资兴趣?半数以上的评委均表示“乐观”“有兴趣”。
“今年跻身决赛的项目确实相对成熟。”一位评委说,她甚至估计“其中至少3个项目,有可能在市场上拿到风投”。
信号二
互联网+不再包打天下
有新思维的传统项目优势明显
这次比赛的第一名,并不是来自互联网+领域,而是来自传统的教育领域。
项目创始人名叫张颖。采访她的那天,她带领团队刚刚获得了一个国际青年科技大赛的冠军。
张颖原本在科技类公司做高管。辞职创业之初,她做的是留学咨询。2014年起,全球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跨学科的实践教育理念)发展得风生水起,编程和软件、3D打印、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方兴未艾,科技类国际赛事忽然遍地开花。张颖发现,这门生意可以不局限在留学,还能与国内学校合作,培训、主办或者辅导学生们参加国际科技比赛。
渐渐地,国内名校的自主招生也开始看中科技赛事,如今连高考改革也把它纳入部分环节。外部环境一片利好,张颖意识到,不能再慢慢做了,应该抓住市场机会,引入风投,快速扩张。
“当阿尔法已经战胜李世石,你不能还在教小孩子画小乌龟。”张颖比喻。
如今,她已经获得约20所国内学校的确定合作与意向合作,公司辅导的参赛队伍也战果赫赫,常常在国际机器人赛事和全球各大创新大赛上夺冠。
几乎所有投资人,都一致认为张颖的项目“已经成熟,逻辑清晰,连利润都能看得到,切中市场的窗口期”。
赛事组织者,哈佛商学院(上海)校友会副主席,远毅资本合伙人高毅坦言,张颖的项目市场潜力很大,和国家考试关联性强,她又手握科技资源和人才,还签下一些全球赛事的主办权,优势“一目了然”。
有些投资人并没有当天来到现场,但事前看了几份创业项目的书面报告后,最高分还是打给了张颖的项目。
这个比赛的第一名虽然来自传统行业,但它的创意得益于近几年全球的互联网发展和科技创新浪潮。这恐怕也是今年参赛创业者的一个缩影:项目大多很传统,可有意无意间,传统中却蕴含着新思维、新做法。
信号三
不怕有缺陷
但要有独特解决方案
有意思的是,比赛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也来自传统行业,而非纯粹的互联网模式。但投资人的评价分歧很大。
获得第二名的项目是智能投顾,创始人陈伯岳做过纽约的股票分析师,他的合伙人是一位金融学教授。这个项目想利用手机App软件,帮助中国客户进行美股投资。
获得第三名的项目来自几位海归,她们想用时尚、流行的方式做中国茶,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重新喜欢上喝茶。
高毅说,他对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投资会比较谨慎。第二名“跨境交易有政策壁垒”,而第三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差异化定位、培养种子客户。
但另外一位专注天使投资的投资人、阿尔法公社创始合伙人蒋亚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蒋亚萌坦言,自己关注消费品类比较多,他发现,年轻人其实很喜欢喝奶茶,比如美罗城有6家奶茶店,在实体店铺走下坡路的大环境里,6家奶茶店竟然全都挣钱。有些饮料店毛利润高达90%,比咖啡店赚得还多,而它们还有很多潜力尚未挖掘。
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不爱喝限定产地的普洱茶,那是小众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茶饮料没有前景。如今的新零售业催动着消费升级,一些传统的消费品类很有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已经投资了一家茶饮料品牌,创始团队曾经在北京经营过9家连锁面包店,单店月总收入约200多万元。创始人整合线上与线下的能力很强。”蒋亚萌说。可是具体到这次的参赛团队,蒋亚萌觉得他们还欠缺消费品的行业经验,商业模式需要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
“如果只是想把中国茶销往海外市场,那我建议她们不如去拿海外的风投,更有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他说。
也有评委认为,虽然这些传统领域的创业项目有种种缺陷,但改造的空间很大。比如茶,或许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而文化能做什么,有无限的遐想空间。
六禾创投创始人王烨当天没有去比赛现场,但是进行了书面打分。他说自己评分时主要看两点:创业针对的是不是市场的痛点问题?是否提出很独特的解决方案?
饶是如此,有时候也会陷入“思维迷宫”。如今,许多创业项目都是创新型的,可谓前无古人,即便传统行业的创业,想法也天马行空,商业逻辑难以预估。而投资人毕竟不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彼此之间擅长的领域不同,看法有分歧,亦属于常态。毕竟,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
信号四
从开荒阶段到进入平台期
必须探索市场真实需求
2015年风投的疯狂,让人们记忆犹新。那时候,中国市场的风投几乎都在争着“撒钱”。北京中关村的咖啡馆由此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互联网+项目,只要创业者有好点的故事、新颖的概念、包装的噱头,基本都会得到一些机会。
然而2016年,随着A股下跌,风投们谨慎了不少。加上此前投资的创业项目,很多仍处于亏本状态,市场开始逐渐冷静了。
2014年哈佛全球创业大赛亚太区的冠军徐嘉子,对市场的冷热有鲜明感受。她的项目“青苹果健康”刚刚夺冠时,融资市场还很火,她一个月之内能拿到3本投资意向书。2016年后,项目到了B轮阶段,她感到市场明显冷了下来。在她看来,经济发展总有周期,不可能一直很火热。
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说,大批创业项目还是会偏互联网化,毕竟这一轮的创业热潮,就是通过科技提高行业效率,创新生产方式。但到了2017年,顾旻曼总结“与其说是互联网+,不如说是+互联网”。许多创业项目本质还是传统行业,只不过普遍利用了互联网工具。
比如有人做的是海鲜市场,创业者想打造一个新的系统,对接上下游,而对接的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这已经不是传统的海鲜贸易。
“中国市场的风投兴起正是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毅说,“但到了今年,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期。”
风投总是在不断追逐创新的机遇,当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也经历了一个平台期,当下一步方向尚未明朗时,资金、人才、协同资源等许多要素还被锁定在上一级产业中。
比如,曾经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时,手机性能是一个核心要素,决定了行业迁移的投放速度。对风投行业来说,高潮和低谷都是正常的循环。
王烨有一个比喻。他说,互联网创业项目刚刚兴起时,犹如一片荒蛮之地,开荒阶段,怎么做都可以,然而到了2017年,这片土地上的好位置基本已经被别人卡到了,眼前不再是一马平川。于是接下来,必须更加看中项目的壁垒、门槛、条件,开始探索市场上更真实的需求。
王烨近年来看的比较多的是大数据项目,专业性强,讲究行业经验。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正在减少,“但这不是坏事,说明现在还打算出来创业的人,肯定是认真想过了。创业回到了更良性、更健康的状态。”
信号五
新事物诞生时
先要经历一场“百团大战”
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中国市场的风投总是过于“盲目跟风”。
比如共享单车火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已有的共享单车几乎多到摆放不下,成为社会管理的难题,此时竟然还有风投大量涌入,打算推出第7个、第8个共享单车品牌……消费者单从直觉就会产生疑问,这样会不会太跟风了?
那么,风投究竟是怎么想的,或者说,这种盲目跟投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几位投资人有一些相似的解释:如今的创业项目,往往具有高速扩张的属性。早期一旦投对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让项目快速走上正确轨道,团队很容易杀出一片天地。谁也不知道自己投的团队是否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每位风投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投对的人。
当年,淘宝不是第一家做网购的,谷歌不是第一家做搜索引擎的,脸书也不是第一家做社交网站的,但现在站住脚跟的却是它们。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当一件大家都看好的新事物诞生时,往往先要经历一场“百团大战”。不像过去的高端制造业,行业壁垒高、周期长,后来者望而却步。
具体到共享单车,北上广如果市场饱和了,有的投资人觉得那还可以做二三线城市。中国市场那么大,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为什么不去试一试?上策是打败对手,站稳脚跟;中策,至少还可以等下家把我收购。
“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从众,跟风,贪婪。”王烨说,比如近期最火的类型是人工智能,有些投资人觉得,一定要投一个人工智能项目,不然自己就没有站在风口上。
此外,作为基金经理人、机构投资者,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为逻辑。
募集的资金已全部到位,经理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把钱投出去,不然就说明你不够努力。可实在找不到理想的投资项目怎么办?不如就投一个最火的亮点。这是一个“不会错太多”的选择,跟风会有安全感,甚至假设“我投了摩拜单车”,说出去听起来就很牛,证明自己很有眼光。短期内是否挣钱,对他们而言,反倒不太重要了。
当然,如果长期依然不赚钱,还是会面临压力。但至少在分析责任时,可以推脱,当初市场上的大佬们都投了这个热点,是市场太难以预料,而不是自己的错。因此,有些基金经理人在投资时,喜欢看左右,而不是看项目本身。
信号六
科技型投资还是“香饽饽”
好的创业团队才能拿到钱
创新,不一定非得是互联网模式。
高毅说,如果把眼光再放大一点,放在国家产业的全局去看,风投市场未必趋冷。高毅的风投项目就集中在医疗领域,“我已经投了好几个医疗类项目,这一块目前仍然很热。”
科技型投资依然是“香饽饽”,除了互联网,其他如新材料、芯片、人工智能等,许多领域正崭露头角。风投们也“虎视眈眈”,等待着下一个平台级的亮点出现。甚至有投资人表示,人工智能太火了,已经出现泡沫化的可能性。
作为偏向早期项目的投资人,蒋亚萌对当下的市场更为看好。
他分析说,当市场比较冷静的时候,只有好的创业团队才能拿到钱。中国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和A股涌入股权投资市场,风险投资基金的钱更多了。那么,好的团队就能拿到更多的钱。拿到钱后,没有人一窝蜂和你竞争,你能招到更好的人,用更低的成本去创业,你的跑道会更长。
徐嘉子则形容,中国当下的风投,和美国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期有点相似。如今,美国的投资人已历经几轮泡沫,留下来的人都很有经验。而中国的风投行业还处在婴儿期,人才紧缺,大部分基金经理从未自己创业,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市场低谷,所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不懂就会跟风。相信几年以后,经历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国投资人也会渐渐变得冷静、理性。
高毅从全球比较来看,如今的中国市场是全球风投的战场,热度甚至不亚于美国。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创业者都想来中国市场融资。
美国风投有明显的技术导向,而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比如说,在美国,医疗行业结构稳定,只有技术突破才能有效推动行业发展。而中国的医疗行业还在迅速发展,多重因素驱动下,机遇比较多。
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风投市场和政府如何有效配合?从以色列、北欧、美国走过的经验来看,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技术导向项目,如果有政府主导和早期介入,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但互联网之类的行业创新,不如放手让市场承担风险,这样的组合能产生放大效应。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和科技不断迭代的时代,市场并不缺少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者。但最后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专业而理性的风投市场。而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 龚丹韵)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3.2017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