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智慧退步,何谈“韧性城乡”
12.07.2016 13:05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周末,在同济大学举行的“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同济论坛上,暴雨引发的武汉内涝一次次成为学者们发言的由头,“韧性城乡”成为这次学术会议上最高频的一个词汇。若以“韧性”作为标尺,来衡量城乡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能力,学者们发现,那些能称得上典范的工程项目,往往不在集结最先进技术和优质人力资源的超级大城市,反而是一些古城让人刮目相看。从四川都江堰到江西赣州的福寿沟……虽然在建造之时根本没有所谓的“高科技”和“新材料”,但这些基础设施却久经考验。
“技术有余,实践智慧不足,这就是当代城乡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有与会者如此感慨。
人与自然之间的“契约精神”在技术主义时代遭到破坏
在特大暴雨或风暴的考验下,很多光鲜的大城市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2012年,桑迪飓风使美国纽约遭受重创,整个城市运行几乎陷入瘫痪,7万户居民家庭停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90亿美元;而2013年,德国汉堡遭遇暴风雨天气,易北河决堤引发了洪水……
为什么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总赶不上气候变化?出席此次学术论坛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学者象伟宁给出这样的答案:当代的城乡规划虽然引入了不少新技术、新理念,但在生态实践过程中缺乏智慧。
从前些年开始,江西赣州的福寿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福寿沟是一项地下水利工程,从宋朝开始修建,迄今有900多年历史。这套位于赣州老城区地下的排水沟网由于科学合理的设计,让赣州在面临强降雨时能免于内涝。同样,作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无坝水利工程,都江堰也是将古人智慧发挥到极致的优秀案例,已留存了几千年。
据悉,目前国内高校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对这些由先贤实施的古老工程项目进行现代工程学的验证,结果发现,它们不仅质量过硬,符合现代的科学设计理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异常清晰。
“因地制宜做城乡规划和设计,其背后折射的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敬畏大自然,才会在做工程项目时考虑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在象伟宁看来,从工业化时代开始,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敬畏自然、与自然平等相处逐渐演变为人对大自然的控制和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利互惠,这种需要被精心维系的契约精神,到了当代却因为技术主义的泛滥而被破坏了。”
步入“人类世”,“韧性城乡”的打造需要引入生态智慧
就在不久前,《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由英国、美国、法国等13国科学家联合研究的成果。众多证据表明,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人类自身独特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核武器、化石燃料、新材料、地层改变、肥料、全球变暖和生物灭绝,被认为是“人类世”开始的7个主要标志。
此次论坛上,有与会学者援引这份报告作出进一步分析,步入“人类世”,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人类近200年的活动给自然带来的变化比过去数千年还要大。虽然科学家、工程师不断在发展新技术,但需要正视的是,“蓝天、绿水、青山,明月、清风、朗星,鸟鸣、蝶舞、鱼翔———这些最为普通的自然要素和自然现象,在地球上相当的区域里,已成为难得的奢侈品”。
此次学术论坛上,中外近200位参与城乡规划的生态实践者在反思地球生态系统演变之余,还集体形成并通过了一则“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之同济宣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彭震伟介绍,这份宣言的初衷,就是希望呼唤更多业内人士对生态智慧范式与生态实践范式加以凝练和总结,回归传统的生态智慧,扭转生态危机。
象伟宁介绍,在城市规划领域,打造“韧性城乡”,实施生态修复,已被业内认为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当下的中国正在推进新城镇建设,过去很多学者一说就是‘旧城改造’,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引入‘城市再生’的提法。”在他看来,理念的变革至关重要。(首席记者 樊丽萍) 【来源】文汇报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12.07.2016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