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您,老师】用30年时间,把大型煤气化技术做到世界最好 ——记上海市2016年“为人、为师、为学”宣传典型、华理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

09.09.2016  22:05

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

    2005年,成功开发中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2008年,首套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出口美国;2014年,建成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水煤浆气化装置;2014年,成功开发中国第一套劣质煤清洁高效气化技术;获201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特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上海市2016年“为人、为师、为学”宣传典型”……这些瞩目成就的取得,均来自同一个团队——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

    华理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做成了一件最自豪的事情: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煤气化技术。同时,团队已成为国际上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单位,开发的气化技术也已成为与Shell、GE气化技术并驾齐驱的国际三大煤气化技术之一,对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缓解煤炭传统利用方式带来的严重环境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2016年在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的合影

 

    创新煤气化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煤炭是能源消费的主体。要想使煤得到清洁高效利用,煤气化是其中的关键、是龙头技术。通过气化,可以把黑乎乎的煤转变为洁净的气体,并制造各类产品,但长期以来,大型煤气化技术一直被外国垄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是中国煤化工界几代人的心愿。

    “一定要造出中国自己的煤气化技术!”三十年前,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原所长、团队创始人于遵宏先生立下誓言。“三十年磨一剑”,于遵宏先生率领团队,终于建成了国际一流的煤气化研究基地。结合煤气化技术的组成单元,洁净煤技术研究所构建了七大研究平台,确定了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主攻方向,重点对煤气化过程和工业装置的所有核心单元,开展深入细致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的团队。

    围绕“做大、做强”这一目标,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中的每个人既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又各有自己的绝活;既能发表高水平论文,又能为两大类技术提供科学支撑。据上海市教委2013年统计,以学校为单位,华理近5年在煤气化方向发表的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一、高被引论文数世界第一。

    一流的研究平台,加上团队共同的努力,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的煤气化技术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大规模气化市场占有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团队也早已实现于遵宏先生的誓言。2008年,就在团队与美国Valero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合同时,于遵宏先生因长期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岗位。但是,于遵宏先生打造的这支团队,秉承“汗水哲学”精神,团结一致,继续为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努力拼搏。

 

      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协同创新

    煤化工项目有一个特点,动辄就是十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上千亿的投资。对一个企业来讲,技术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否则就可能被拖垮。所以,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面向工厂的技术服务,是团队非常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自主研发的首套煤气化技术工业化成功,在装置建设及初期运行期间,团队先后派了8名成员轮流常驻山东现场。对于这类复杂的高温高压大型化工装置,任何一点施工、装配上的疏漏都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节省开支,团队教师在工厂附近租了一套简陋的房屋,每天与现场工人一起上下班,一起讨论解决问题。50多米高的气化框架,每天要多次往返爬上爬下,为的是对所有的管道、仪表、设备进行逐一盘查。白天劳累一天后,晚上还要整理进展报告,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这样,成员们在现场一待就是两年,亲历了研究所的技术从蓝图变成一座现代化工厂、再到一次投料运行成功的全过程。成员们说:“很辛苦,但更感欣慰和自豪。

50多米高的气化框架,每天要多次往返爬上爬下

      为了能掌握装置运行后的情况,团队教师总是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亲自对设备进行检查。一次,团队的一位女教师负责的设备需要进入设备内进行检查,那是新技术的首次使用。可要想到里面观察,必须依靠一根长10多米、悬挂在设备中间的软梯进入,再一点点地沿来回摇摆的软梯往上爬。在设备里面爬软梯,对男同志来说都不容易,既要考验胆量,也要有足够的臂力。可是团队的女教师二话没说,穿上工作服,和现场的工人一起爬进了设备,因为只有她才更清楚应该检查的要点和关键,才不会在细节上有疏漏。这位女教师在闷热、漆黑、糊满了煤灰的设备中取到了宝贵的一手信息资料,同时也创下了女性入炉爬软梯第一人的纪录。

    2014年1月,正值第一套劣质煤清洁高效气化技术装置首次运行。这是一套中石化花费13亿元、专为技术示范而建造的装置,相关企业都在密切关注,更有投资300多亿的超大型项目等着使用。由于部分仪器尚未完成调试,缺少可供操作人员直接参考的分析数据,再加上新技术、新装置、新人员,一旦参数设置不妥,就会直接导致装置停车,工厂操作人员对如何操控没有把握,心里没底、压力也很大。

    经历过无数次工业装置现场开车的团队教师,十分清楚这段时间的关键,主动坚守在现场,深夜里冒着严寒,每隔20分钟亲自去数百米外的装置上取出灰渣,凭着多年研究积累的工程经验,分析比较,指导操作人员调控气化炉参数,七八个小时下来,装置终于运行平稳了。直到大年三十前一天,老师们才放心离开装置现场。

      这一新技术、新装置的投运,创下了国内煤气化示范装置首次开车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纪录。2014年春节,团队老师每天都收到一条来自装置现场的短信,技术成功的喜悦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有生以来最开心、最难忘的节日!这是团队奋斗和期待了近15年的一刻!

    这套装置首次停炉时,为了掌握高温气化炉内的状况,团队的两位年轻教师,在严冬里顶着寒风,站在50多米高框架的气化炉炉顶上,把配有摄像机的六七米长金属杆,一点一点地按照方位和深度,伸进气化炉里,清晰、准确地记录下其内部情况,为团队进一步分析研究获得了宝贵资料,而这些资料,国外专利商是严格保密的。连续半个多小时弯腰工作下来,小伙子冻僵了双手,腰酸腿软。在场的企业技术人员感动地脱下自己的手套给老师带上,连连称赞团队老师的敬业精神。

 

    传承汗水哲学,深耕毕生事业

      在华东理工大学,大家都知道洁净煤技术研究所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惯例——星期六上班。为工作,团队成员放弃的节假日不可胜数。

    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的科研任务可谓繁重,既有“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任务,需要高质量完成,出高水平成果;还有众多面向企业的专利技术转化与技术服务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企业投资几十亿元所建设装置的技术龙头,稍有闪失,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团队成员精益求精,深入现场,精心指导,力求每一个工厂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面对如此繁重的科研任务,团队成员克服个人和家庭困难,勇挑重担,放弃享受,为研究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相信汗水哲学”,这是团队创始人于遵宏先生终生践行的精神。为了煤气化事业,于遵宏先生几十年如一日,5点多钟就到实验室制订实验方案、构思创新计划,天黑了才回家。一年 365天,他只休息大年初一一天;在煤气化中试基地,66岁的他,冒着40℃酷暑高温,吃着降压药片,坚守在生产一线,确保了中试成功;2005年,首套煤气化装置运行,于遵宏先生硬是要拖着中风后不便的身体,登上50多米高的装置框架,看一眼自己用毕生精力开发的中国人自己的气化装置;在病床上生命垂危的时刻,还牵挂着技术出口美国的合同进程。于遵宏先生过世后,厂里为了纪念他,把于遵宏先生走过的路命名为“于遵宏路”。

团队成员走在山东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于遵宏路上,不仅要传承精神更要发扬光大

    于遵宏先生的“汗水哲学”已经浸透在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每一个人的血液里。在于遵宏先生的影响下,多年来,团队始终以求实创新的作风、拼搏奉献的精神,坚持围绕行业和国家重大需求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工程开发,以服务行业、报效国家为己任。

      有女教师加班做实验,没人带小孩,只好把3岁女儿圈进实验室大桶里;有壮汉患病还坚持搭建实验装置,最后倒在了装置边;有白天做实验,夜里赶着分析处理数据、撰写论文,常常在实验室沙发上过夜,睡塌了沙发的教师;有未休满产假就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年轻妈妈;有不顾高原反应立即赶赴生产一线的教授、副教授;有一个月瘦了20多斤,往返于上海与企业之间的棒小伙……为了中试试验和生产装置平稳运行,跟工厂技术人员一起熬夜攻关、牺牲寒暑假期、节假日坚守岗位,对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可以说,“汗水哲学”造就了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的成绩,更是团队不断发展的法宝!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5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这群普通但孜孜不倦践行着“汗水哲学”精神的科研工作者,他们的科研故事永远也讲不完,而未来的故事还会更加精彩动人。


延伸阅读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上海市教委联合华东理工大学,拍摄了《汗水哲学》微电影,全面展示了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在煤气化技术领域近30年的辛勤耕耘和丰硕成果。视频链接地址: http://v.qq.com/x/page/d0326kxec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