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托老所两年只收8人:健康的不愿来生病的不接收
图片说明:昨日,闸北区某老年日托中心内,午饭刚过,老人纷纷回家,房间内空空荡荡。/晨报记者 竺刚
东方网12月9日消息:早上去,晚上回,老人们的白天生活娱乐都在日间服务中心(俗称“托老所”)。几年前,上海各区县陆续推出托老所。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设施完善、环境优越的托老所少有人问津,开设2年多也仅有几位老人光顾。想进的老人进不来,有条件入住的又不愿意去。
多年关注养老问题的原政协委员张尚达认为,部分托老所使用效率不高,主要是入托门槛高、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造成。他建议应该将托老所升级为日间照护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解决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
现状:
开业两年仅8位老人入住
天目西社区托老所位于沪太路,共有2层楼,1楼是活动中心,2楼有4个休息房间,20多个位子,每个房间都有电视机、空调,舒适的单人沙发。旁边就是社区养老院,还可以为老人提供中餐。
托老所负责人介绍,托老所每月收费360元,包括一顿中午饭。但一直以来,入住的老人并不多,使用率很低。开业两年来,一共只有8位老人,有些老人离世了或者不愿意再来,现在只有4位。
在虹口区土坝弄的托老所里,条件则相对较为简陋,只有10来个位子,虽然无管理费,只有10元一天饭钱,来一天算一天钱,但入住率仍然不到一半。
尴尬:
想来的不收,健康人不愿住
“上午8点多,笃悠悠从家里出来,到了托老所和管理人员打声招呼,找个位子坐下来看看电视,和老朋友聊聊天,中午吃好饭再睡一觉,下午看看电视一天就这么过去。”虹口区的瞿阿婆对于这样的生活很满意。但她同样发现,来的老人并不多。“入托前,都要到医院进行体检,要身体良好的老人才能入住。”这样一来,很多老人就被拒之门外了。
“子女最好是早上上班前将老人送来,下班后再接回去。如果健康的话确实可以,但有的老人发生过心梗,还有其他很多疾病,我们只有一个管理人员,也不懂医疗,没有条件接受。”该托老所负责人表示,不是不愿意接受,是没有能力接受。
另外,健康的、身体能活动的老人觉得托老所吃顿饭要10元钱,还有管理费,不如一个人在家里烧烧菜,小区里和老人聊聊天也不错。
问题:
门槛高,人员力量不足
张尚达认为,老年人的照护问题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全市有托老所300多家,每个街道至少一家。不少托老所“吃不饱”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力量缺,仅1-2名工作人员;日托所往往要求入托的老人必须是健康老人、行动能完全自理的。但事实上正是有些行动稍许不便的老人才更需要日间看护,他们才应当是日托所的主要人群。
他建议,当初市政府将筹建社区日间托老机构作为实事项目,初衷是为高龄老人或半失能老人提供综合性日间照料服务,但一些托老所运营情况并不理想。经过这几年的运营,发现了这些问题,社区托老机构应及时转型,升级为社区照护中心。一开始,各街道可以选择1家托老机构作为试点,改造升级为照护中心。定位属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买单托底,服务对象确定为高龄、半失能且低收入的特困老人,需要审核评估;服务内容是提供以护理康复为主的日间照料服务;服务范围一般是日护,特殊情况可申请短期全护(24小时照护)。
未来:
服务对象将调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托老所也在悄悄转型并走向市场,溧阳路上的一家民营养老院推出了托老所服务。该托老所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现实情况推出依托养老院的托老所,服务完全按照养老院的标准,虽然收费高达1000元每月,费用远高于公办托老所,但因为提供的服务更完善,还能作为进养老院的储备梯队。同样,浦东南码头路街道的托老所是上海首家成功转型为社区老人日间照护中心的机构。社区里生活半自理老人经评估后可进入中心。
“托老所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配套,构成完整的社区养老体系。”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陈跃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一来老年人既可以在家里居家养老,也可以在社区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出现目前这种较为尴尬的情况,不能说托老所不好,上海原来并没有“托老所”这个概念,功能定位、市场接受度确实比较模糊。其次,托老所受到很多条件制约,老年人普遍收入不高,没有购买服务的概念。外加提供服务的机构不专业,服务人员也不专业,老年人购买的欲望就愈加低了。未来,托老所绝不是老年人活动室,只是唱唱歌跳跳舞。它是可以提供护理服务的,并对入住老人进行评估,比如健康老人不能收,需要重度护理的老人因为条件有限也不能收,主要服务对象应该是轻度和中度需要护理以及高龄独居的老人。运作机构也不是政府机构,而是社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