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华东理工大学打造“中国文化导论”系列精品课程
中新上海网10月15日电(陈荣杰)从2001年将《中国文化导论》列为公共必修课,到现在为止,华东理工大学已有4万余名学生在课堂上与孔孟老庄“对话”。
传统文化与外语、计算机、体育、政治理论并列,被视为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并通过考试,在这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华东理工大学引领莘莘学子回溯文化传统,从古代圣哲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向前、至善的力量,这体现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传统,也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见识和教学技巧。
翻开“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材,首先是一整页遒劲、隽秀的钢笔字,这是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教授手书的序言:“没有知识的传授,就谈不上精神的传授……知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和老化,然而其所蕴含着的先哲们的伟大精神和深邃智慧,诸如独特的观察视角、分析途径、解决方法,放置于今日仍然光彩照人,仍在很大程度上、至少部分地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实践……祝愿各位大学生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实现在精神上与先哲们的对话,从而成为懂‘物理’、辨‘事理’、明‘人理’的青年才俊,后成‘家’,先成‘人’。”其实,这位在绿色农药研究领域成果卓著的科学家也是这一理念的身体力行者——他于2012年出版了自己的哲学、教育学文集《改变思维》。
上世纪80年代,华东理工大学新建了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在拓展学科的同时,调整了教学目标及课程设置,提出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强调大学生不仅要懂“物理”,还要明“事理”。学校推出文化艺术课程系统,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4年的学习中完成6门选修课(180学时),并将美学列为公共必修课(36学时)。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现实和社会观念,大学生的志趣、追求日趋世俗化,眼下的学费、将来的工作,抵御游戏及娱乐文化的诱惑,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区域和阶层的差距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将美学改为选修课,“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成为公共必修课。
自开设以来的10余年中,学校将“中国文化导论”作为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2008年,该课程的教学团队推出了“儒家文化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等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系列开始构建。2011年,《中国文化导论》教材修订本出版,被其他一些高校选作教材,并获评为上海高校优秀教材。2012年,上海市教改项目“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华东理工的新探索”通过验收。至此,一个以“中国文化导论”公共必修课为轴心、由20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基本建成。
“大学实行通识教育,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课程,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将人文通识课聚焦传统文化,期望走出一条适合华理情况、具有华理特色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之路。因为学科、师资等资源的限制,我们或许不能以人文学科大学者的学识、睿智和风度震撼、感化学生,那么,我们就将传统文化的意蕴、魅力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文化传统的回溯中拓展胸怀,增加文化底蕴,成人、成才。”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乐清华说。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10-15 | 作者:陈荣杰
原文链接: http://www.sh.chinanews.com/web/sh/viewarticle?groupId=10179&articleId=9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