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惜售:少量多批“挤牙膏式”卖房助涨房价

19.02.2016  09:54

  房企拿到预售证后,并不是一次性公布所有房源,而是分多批推少量房源的推盘方式,每次开盘的房价多会水涨船高,以获得更多利润。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少量多批”或助推房价上涨,值得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买到房感觉很幸运

  回想起买房的经历,购房者黄佳(化名)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黄佳是新上海人,去年10月份,在朋友的介绍下,看了一套酒店式公寓,4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价格约4.5万元,非常满意。看完样板房,他立即交了3万元定金。

  “原本,我以为交了定金,就可以买到房子。”黄佳回忆道,没想到,一周后,工作人员突然打电话透露,预定房源的购房者很多,未必能保证一定能买到房子。“如何才能买到房子?”面对黄佳的疑问,业务员也表示,暂不清楚,等公司公布购房规则。

  11月下旬,开盘当天,黄佳一早7时就赶去售楼处。此时,已经有17位购房者自觉排队等待领取号码。黄佳打电话给业务员,一直无人接听。原定8时8分开盘,此时,售楼处负责人宣布:“购房实行先到先得,先到者可以优选挑选房源。

  半个小时后,黄佳如愿选到中意的楼层。“其实,当初看样板房时,销售人员介绍房价均价4.5万元左右,我买的房均价5万元左右。尽管房价超过了预算范围,但是,自己还是觉得非常幸运。”黄佳笑道。该酒店式公寓有3栋楼,吸引了众多购房者。第一次开盘时,房企推出一栋楼的房源。

   房子建完分多次开盘

  “第一次去售楼处看房时,销售人员友善地提醒,如果有看中的房源,购房者最好提前登记、预定,否则未必能买到房屋。”昨天,沪上一位购房者向先生回忆道,去年,他想置换一套大户型,看了多个新楼盘,最大感觉:想买房的客户很多,房源非常有限。开盘日上午一两个小时,所有的房源被购房者“”完。

  “去年6月份,我看中一个楼盘。第一次开盘的房源靠近马路,我并没有立即预定。随后,从6月份到12月份,这个楼盘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房源推出,越晚推出的房源的位置越好,房价也随之上涨。”购房者沈女士介绍道,这一楼盘在奉贤区,靠近闵行区,均为刚需型房源,主推户型为三房两厅一卫一厨,面积为80多平方米,附近有规划的地铁交通,非常适合一家三口,吸引了众多购房者。

  记者调查发现,该楼盘于2015年6月6日首次获得预售证,约有420套房源,先后分4次开盘。6月6日,房企推出了200余套房源;6月底、7月中旬、8月上旬,房企分别推出了72套房源。8月15日,该房企第二次获取预售证,有570余套房源,该房企分别于9月上旬、9月中旬推出了72套房源,10月上旬推出了108套房源,10月下旬推出了36套房源,11月上旬、12月上旬分别推出了72套房源。记者从有关部门网站查询获悉,目前,该房企还有72套暂未获得网上备案登记信息;同时,仍有两栋楼72套房源尚未推出。

  房子建造完毕,房企为何不一次性开盘?记者采访发现,该小区6月开盘时成交均价为15000元/平方米,而近期开盘价格已达到18800元/平方米,涨幅高达25%。自2015年6月首次开盘以来,该房企陆续加推十次,频率一个月1-2次,大部分以每次加推2栋楼共72套房源为主,可见该项目采用“少量多推”的营销策略。

   每次开盘房价都上调

  除了普通住宅外,在豪宅市场方面,部分房企也喜欢使用“少量多批”的销售手段。在市中心城区,某楼盘有4栋楼,主推130-145平方米精装改善户型,其2015年7月开盘时推出1栋楼共97套房源,历时8个月几近去化完毕。开盘成交均价为53000元/平方米,近期房价已高达66800元/平方米,上涨幅度高达26%。

  记者调查发现,“少量多批”的推盘方式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每一次开盘,房价大多会水涨船高。

  春节过后,申城原本预计推盘的24个新楼盘,如期开盘的不到一半。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楼盘的预售时间推迟到了3月份,并且开盘价格有所上调10%左右。据了解,目前位于浦东洋泾板块的一新楼盘,开盘价格暂定每套上涨20到30万元左右;位于杨浦的一以较小户型为主的楼盘,均价上浮15%。

  进入3月,申城楼市预计有27个楼盘开售。目前,各房企公布的信息显示,大批量推出房源的楼盘约有8个,超过11个楼盘推出的房源只有几十套,还有两个楼盘推出的房源分别为3套、4套。“从公布的房源数据就可以看出,‘少量多批’或是目前部分房企的营销策略。”华燕房盟研究部副总方秀玲分析道。

   房企惜售心态严重

  “沪12条”调控细则规定,项目规模大于3万平方米的住房项目,分批申请预售证的面积不得低于3万平方米,项目规模小于3万平方米的项目,需一次性申请预售证。记者采访发现,在实际销售阶段,部分开发商还是将一张预售许可证批准的房源分几次开盘销售。

  供应不足、主观惜售,房价继续上涨等因素,使得部分房企“少量分批”推盘方式获得更多利润。中原地产研究部龚敏分析道,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房屋新开工规模呈下降趋势,2015年上海住宅施工面积环比下降1.8%;住宅新开工面积仅小幅增长0.8%。一线城市成交的良好表现及继续看好的预期使得土地价格居高不下,房企拿地成本压力巨大,拿地成本高加上一线城市不愁卖的行情会加重房企的惜售心态。

  一般而言,“少量多批”推盘可以营造供不应求的局面,对助推房价上升有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分批推房有助于不同层次产品的均衡销售,不至于出现好的房源被一抢而空,差的房源卖不掉的局面。

  “分批少量”的推盘方式反复出现,主要是因为房企对房价看涨预期没有改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人士表示,从以往的经验不难看出,后一批次开盘的价格比前一次要高出不少,行情好的时候,年涨幅可以高达100%甚至更高,这就导致开发商不愿意一次性拿出所有房源。为了规避“捂盘惜售”被处罚,部分房企将房源价格定得远超周边均价,或者拉长开发周期。

  “避免房价被人为炒高、吹高,有关行政部门仍需对房企的推盘行为加强监管。”方秀玲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