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是上海城市隐形"门槛"?去年均价上涨了18%
越来越高的房价充当着城市的“隐形门槛”。上海要变得宜居、要让更多想要的人才留下来,需要留意隐形门槛“绊倒”那些提供基础服务的人们。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心灵:一件是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普通人能否像康德那样,为上述两者所震撼,不得而知。但现实中,我们肯定都会被一样东西所震撼了:房价。
以上海为例,去年新房成交均价上涨了18%。按照这一均涨幅折算,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一年涨了50万元。回眸过去三年,上海房价的涨幅达到了40%。这一数据跑赢了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等等几乎所有的经济数据。如果说股市起起落落,只要操盘得当何时入市都不算晚。那么以上海房价的飙升态势评判,普通购房者一旦踏空,只能懊悔万分。
特大型城市上海存在高房价,其成因和是否具有合理性有着无数种解读,而其中有一种言论在当下不得不重新提起:房价充当着城市的“隐形门槛”。
上海“十三五”要守住“四条底线”,其中一条底线就是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
守住这条底线难度不小。一方面,截至2014年,上海全市的常住人口数已经达到了2425.68万人。另一方面,上海刚刚宣布五类人才(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等)可直接落户。庞大的人口常住基数和不断放宽的政策,使得控制人口规模变得异常艰难。
高房价充当着城市的“隐形门槛”,曾经一度作为一种歧视性的论调被看待。然而笔者以为,在眼下的大背景下,高房价的确能在一定程度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帮助上海守住这条底线。以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城市越大、门槛也会越高,其中也必然包括令人望而生畏的高房价。这种“控制”只能是规划的远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实现。
高房价这道门槛,难免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或者来了又走,但也总有人会迈进来。不用担心上海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进不来,一则他们比一般人赚得多不怕买不起房子,二则需要他们的企业单位自然会想办法筑巢引凤。
城市高房价、高门槛无口厚非,可仍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今年上海新房成交价上涨了18%,房屋租金的涨幅也几乎同步,承担高租金的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城市提供基础服务(快递员、餐馆服务员、家政保姆等)的中低收入外来人员。按照社会学家们的观点,一个中产阶层在城市里需要较为舒适的生活,需要配备3-5个提供基础服务的人员。如果以此标准推算,上海要变得宜居、要让更多想要的人才留下来,需要留意隐形门槛“绊倒”那些提供基础服务的人们,这仍是不小的挑战。
上海去年新房的成交均价超过了3.2万元/平方米,内环线以内7万元/平方米以内的新房几乎绝迹,松江嘉定大把的新建住宅均价超过了2.5万元/平方米……可以肯定的是,当这条隐形的“门槛”需要奋力地一跃才能跨过的时候,门槛里面的那座城也会越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