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中介乱象屡禁不绝 56%房源与网上描述不符

24.02.2016  09:12

(图1)

  二手房成为上海房产市场主要的交易形式,然而,各种房产中介乱象却屡禁不绝。昨天,上海市消保委召集沪上二十家知名房产中介座谈,集中曝光二手房买卖中发现的虚标房价、电话骚扰、隐瞒实情、收费过高等乱象。其中,某知名房产中介因在二手房交易中存在资金监管漏洞,将有抵押等特殊情况的房源销售给不知情买家,遭市消保委点名批评。41%在售房源虚标房价。

  2015年,市消保委受理的房产中介服务投诉量高达794件,较之2014年同比增40%,创出新高。市消保委消费指导部杨青指出,通过网络微调查显示,89%的受访消费者有过在上海购买房产中介服务的经历。而这份由2015至今、历时6个月开展的《上海房产中介消费满意度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的总体满意度很低。52%的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不满意,37%的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总体满意一般,只有11%的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表示满意。

  记者在陆家浜路沿线暗访时发现,一套网络上标注售价在700万元左右的房源,当记者赶到临近的房屋中介时,却被告知这套房源已不再销售。对于网络上的房源信息,中介解释称,房东几次欲卖房,但由于买卖价格未达到预期,因此最终决定不再出售。中介人员随后向记者推荐附近的新加坡花园等小区房源,并称房源紧俏仅能够根据房型约见看房,还坚持表示尽管房源未必同一处、但根据房型已经能够确定购买。

  房源信息尚不能确定,不看房就要求消费者买房,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在市消保委此番消费体察中也同样存在。体察结果显示,中介房源信息不符,实地看到的房源中有56%与网上宣传不符。如在暗访中发现,一套宣传装修精致的室内图,实地却显得颇为简陋;而声称3室2厅的户型,实际却只有3房1厅;所谓的小区中心位置,实际上是靠近小区边临近马路的位置;标明“满五唯一”实际却并不唯一。

  市消保委指出,调查发现,有20%的所谓最新挂牌房源实际已售,且在售的房源中有41%存在标低房价的虚标现象,实际询问到的价格要比网上标的价格平均高出23%。有中介称,网上的价格就是虚的,标低就是为了吸引客户。

   中介滥用自身优势地位

  调查显示,消费者购买中介服务的需求呈现刚性,八成消费者接受过房产中介的服务,71.2%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一年内有购买房产中介服务的计划。

  在购买过程中,有84.8%的受访者遇到过消费纠纷,选择忍气吞声的却高达78.4%。数据显示,近年来,市消保委受理的房产中介服务投诉量也逐年攀高,从2012年的280件到2015年的794件,数年间投诉量翻了2.8倍。

  据调查发现,消费者所遇到的主要难题,是房产中介的电话骚扰和虚标房价。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房产中介未能提前告知重要事项,或作出不实承诺,导致消费者交易失败或财产损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包括房源信息(违章建筑、房型、面积、产权性质、年限,抵押情况、质量、装修影响,学区和户口)等,以及购房人资格(限购、税收、贷款额度)等情况,或都存在不提前据实告知的情况。

  在二手房交易中,还发现中介不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不协助办理贷款,不及时转交房款等不履行约定的行为,让消费者“吃闷亏”。交易过程中,中介滥用自身的优势地位,以拒绝办理过户或扣押房产证为要挟,过户前恶意提高服务费。而当消费者明确拒绝中介服务后,中介则仍然拨打电话对消费者进行骚扰,让不少买房者苦不堪言。

  此外,调查发现,21%的被调查门店未悬挂营业执照,90%的加盟店未在显著位置标明特许人和被特许人的真实名称和标记。中介资质的真实性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