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书记"与公园晨练江湖那些事:自制场地地图化解纠纷
据《新闻晨报》报道,虽然上午9点才需上班,但每天清晨6点多,戴素琴已经开始巡视整个中山公园。对于这个公园来说,“戴书记”这三个字,象征着公园里晨练老人的和平共处——他们对于重新开园的鲁迅公园里为划地盘拉出的“三八线”、小格子相当不屑。
一个公园就是一个江湖,说来说去就是划地盘这点事情,但搞不好就可能引起巨大矛盾。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一场因晨练引发的冲突足以成为热点,那是因为这原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已经悄无声息地成为社会治理中的大事件。而中山公园与“戴书记”所带来的经验,或许过于家长里短,但至少为今后类似的治理提供了一个方向。
■公园晨练江湖的那些人■
正规团、“野鸡团”共享一地
看上去,晨曦中的中山公园相当平静。
5点,中山公园开门,没有蜂拥而入的人群,没有唯恐晚一步就会失去地盘的危机,82岁的老杨踱着方步,走到了属于他们“太极拳一团”的场地。
老杨不仅是晨练的老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戴书记”手下的志愿者。每天5点多,公园一开门他就到了,先去志愿者办公室的寄放站开门,让晨练团队领取音响、喇叭。之后,他就到这块晨练场地去打扫,抹抹椅子,扫扫地面。
直至6时许,“太极拳一团”的团员陆续就位。
中山公园里的太极拳团队甚多,但“太极拳一团”是在这几十亩土地上威名赫赫的团队。当然,“太极拳一团”并不是他们的正式名字,但他们的骄傲使得他们俨然成为公园里太极拳团队中的一哥。
“侬公园里兜一圈看看,阿拉这块场地最好了,打得也最正宗。”一位胖爷叔自豪地介绍。所谓所处的地方最好,是指他们的地面铺设了长条形的地板,这在各块场地里是独此一家。此外还有大树遮阳,伴随着音乐,五十几位老人在此打太极拳,动作齐刷刷的。“阿拉要拜老师的,平时还会举行活动、吃饭。”爷叔说团队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大家感情甚笃。
所谓打得最正宗,一是老师好,领队刘老师相当专业,而手下的四个“小”老师,也是术业有专攻,有一定的年纪和资历。“阿拉有个老师还在外面学校教课,老正宗额。”二是名气响,“阿拉还代表区里厢参加过汇报演出”。这跟他们能分到这块场地应该也不无关系。
当然“一哥团队”也要有与一哥身份相匹配的团队规模,“太极拳一团”的全团规模当然远不止五十多人,而是三四百人。最好的场地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一起锻炼,于是他们会错峰锻炼,总的锻炼时间是从清晨6点20分开始,持续到10点左右,各种拳路——木兰、陈氏太极……清清爽爽分好场次。
“太极拳一团”占据了这块场地的绝大多数位置,而另外一支大约有10多人的太极拳团队则缩在一个角落里,他们大多身着统一的白T恤,衣服正面印着中山公园,背面印着某某网的广告。领头的是一位花白头发、皮肤黝黑、精瘦的男子,被大家称作“师傅”。
师傅忙着教授太极拳,师母站在一旁,脚搁在椅背上压腿。她看到记者,上前招呼起来,“我们一个季度收费600元,一季度一收,一个月一个月收太麻烦。”“那衣服呢?”“像这个T恤,是一个老板弄来的,两件40元,裤子自己买就可以了。或者你会网上购物吧,网上买一套太极服就好了。”
这支太极拳团队的锻炼时间倒是挺长的,每天上午7点到12点,来上课的时间随意,一周七天,平时场地就固定在这儿。
他们占的地方目测顶多十几个平方米,要等隔壁“太极拳一团”散场了,他们的地盘才能相应扩大些,人和人之间的间距才能宽松些。
师母使劲地继续推销,说现在全国太极拳比赛得奖的是她老公的徒弟,“我老公以前也比赛,全国冠军,现在是教练,不比赛。”
但是“全国冠军”似乎并未被“太极拳一团”放在眼里。
“野鸡”,爷叔眨眨眼,努努嘴,看记者仿佛没听明白,就努力地向记者解释什么叫“野鸡”,“就像流动摊贩一样。正规团队结束了,他们就来用场地。不像阿拉,场地是固定的”。
正规团队是指像“太极拳一团”这样在“戴书记”那里挂牌登记的团队。整个中山公园有101支,最大的团队有四五百人,最小的十几二十人,总共一万多人。登记在册的有领队老师、志愿者等等。爷叔又咬耳朵,低声指出自己团队和“全国冠军团”最大的区别,“伊拉教太极拳,是赚钞票的,阿拉伐收钞票额”。
但是“太极拳一团”还是很大度地将自己场地的一小只角分给了他们口中的“野鸡团”,原因是服从协调、不起冲突。
“锻炼独行侠”人数也不少
有来自上海10个区、长宁10个街镇的老人在此晨练,除了团队,独自锻炼的散客也是公园晨练的大军之一。就像江湖里除了一流大派和二流小派,总有不少独行侠客一样,他们并不介意这些台面底下的纷争。
比如步道上的跑步者——一位64岁的爷叔背朝步道,独自站在长椅旁树荫下。他正在拉筋,灰色T恤上有些汗渍,是刚跑完步。“我今天来晚了,一个人跑步,平常一起跑的五六个人已经跑好回去了。”
爷叔无需争抢场地,他需要的仅仅是公园内的步道,倒也爽气。
“早上么,老太婆跳舞,老头子跑步……”他边扭着脖子边说,自己不参加任何团队。“关键为了身体健康,不锻炼会生毛病,以后就到医院里去。现在老年人,健康第一位。”爷叔甩手甩脚、摇头晃脑,末了还不忘嘱咐记者一句:“年纪轻也要多锻炼啊。”说罢,拎起放在长椅上的布包,走了,“到菜场买菜去”。
■公园晨练江湖的那些事■
公园闭园时
团结晨练队伍的领袖
同样经历了一次大规模闭园改造,但从刚开园,各支晨练队伍就一直保持比较良好的秩序,尤其在开园之时,并没有出现鲁迅公园抢地盘的事儿。这是怎么办到的?
记者首先寻求园方的答案。作为中山公园的养管单位,长宁公园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许多理论,但总结下来最核心的,是公司党支部书记助理陈沈慧的一句话:“团结了晨练队伍的领袖,也就相当于抓好了晨练队伍的管理。”
从改建到开园,在2013年2月、4月、7月、9月,园方定期召开协调会,召集团队领队,交底改建程度,包括何时部分开园,何时正式开园。介绍改建情况。
比如在2013年2月21日的会议上,全体拳操团队领队及志愿者骨干参加,实际到会68人。“公园改造就好比家里装修,这段时间需要大家配合。”会上,不但把装修方案向大家交了底,还承诺帮助为常年在中山公园活动的100多支团队找到临时活动点。
临时活动点怎么找?好在公司同时管理着长宁区内另外5个公园的两块绿地。实际的落实就交由中山公园三位一体党建工作负责人戴素琴。当时“戴书记”亲自到这些地方考察踩点,丈量尺寸、画地图、安排团队。还有中山公园附近的商场,比如玫瑰坊、苏宁电器等,商量利用它们开门营业前的时间,让团队锻炼。实在不行,就错时,大团队分三批锻炼,6-7点一档、7-8点一档、8-9点一档。
为了这事,“戴书记”今年春节都没过好,不过总算是太平解决了。
这或许就是“戴书记”最初树立起她权威的时候。
部分开园时
“戴书记”踩点手画场地地图
又一个挑战来了,2013年7月15日,中山公园部分开园。
这就可以把散落在外的晨练团队迁回来一部分。定期协调会上,“戴书记”拿着涂涂写写的自制地图,询问团队领队,“这块地方准备给你们团队,你们要么进来,要么在外面再过渡一下。”这样,一部分团队就先回归了。
一边在施工,一边要晨练,不是容易的事。好在园方有志愿者的帮忙。志愿者每天分5班值班,劝说团队和散客不要抢地盘,文明游园。“七八月的三伏天,志愿者就这样帮我们维持秩序、巡逻,没有报酬的。”园方很感动。
园方说,得益于部分开园的缓冲和经验积累,后来正式全园开放才会更加顺利。
9月26日的会议,是关于中山公园全面开放的,众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划地盘——“我在哪里锻炼?”会上,“戴书记”拿出了一份她仔细标注,精确到每块场地的地图。
公园里一共有10大区域,要分给101个团队。除了原本80%原拆原还,另外20%的团队原本的地方没了,需要调剂。“戴书记”又去公园各处踩点,兜兜转转,看地面是平台的还是凹凸的、树荫是否茂密。
她在地图上圈圈画画,打拳的时间较早,从6点开始;跳舞的晚点,吵闹,从9点开始……还要根据场地大小划分,比如长条形的小地方,就安排给双人打球的;一大块的场地,放三四个团队,让他们根据每日实到人数,互相调节;还要预留出一些空地给散客和未挂牌登记的团队……一块豆腐干大的地方都要合理安排。她先后画了四五张图纸,才有了最后的定稿。
这份地图奠定了中山公园和谐开园乃至以后和谐晨练的基调。
正常开园后
每天6点要在公园里巡视
2013年9月29日,公园全面开放。在此之前,各领队老师都进园区踩过点,草坪旁的一块木地板场地成了香饽饽,大约有100平方米。
“101个团队,近一半的领队老师都来打招呼要这块场地。”“戴书记”只能打马虎眼,她还听到风声,有团队说“不给我就抢”。
但“戴书记”的权威摆在那里,9月26日的协调会,“戴书记”直接拍出方案。“这么点儿大的地方,只放两个团队。同意?”
各领队都要同意,因为这是“戴书记”拿出来的方案。
所以才有了最一开始的那支“太极拳一团”。“不是随便放的,这块地方的团队要压得住,不能被散客随便抢了,还要能化解矛盾。”“戴书记”向记者解释。
退休后发挥余热的戴素琴是公园里的明星。清晨6点多,她在公园里巡视一圈,会不停有人跟她打招呼,她也会一一互动,和对方唠唠家常。
只需9点上班的她,为了更好地处理问题,她和晨练团队同步,6点就到公园了。手包里放着小本子和笔,记录诸如哪里的椅子坏了等问题。还要观察晨练老人的脸色,如果看上去显得很累、很烦恼,那就要上前关心疏导了。“可能他和家人闹矛盾了,我们就一起聊聊,开解他。”
从2005年工作至今,“戴书记”和晨练的老人积累下了深厚的感情,化解矛盾也更便当。“中国人就是这样,讲感情,有了感情,什么事都好商量。”
中山公园101支登记在册的晨练团队,有太极拳、排舞、合唱、军乐队等。各团之间难免会磕磕绊绊有矛盾,比如噪音问题。虽说公园里设有多个噪音显示屏,长期都在60分贝以内,但也会发生声音太大影响隔壁团队的事。“戴书记”说,现在很好,哪个团队音响声音大了,隔壁的团队会过去提点一句,对方会马上把音量调小。
最近,他们经常谈到的话题是鲁迅公园。“他们团队和团队之间的地盘上划线噢,三八线。”“大喇叭也好带进来的,我们中山公园要控制分贝的,志愿者不会让他们带进来的。”公园里的不少老人也会去鲁迅公园串门,带回不少谈资。
[纷争·化解]
“有晨练的地方就有江湖”。记者采访的一周时间,比起天天锻炼的老人,毕竟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事实上,即使再合理的安排,也避免不了纷争和冲突,这个时候,就要看“戴书记”的手段。
什么手段?“特我讲道理的人我就乃道理帮伊讲讲清爽,对牢我砰台子的宁我台子砰得比伊还要响。”最终,许多刺头投向了“戴书记”一方,甚至变成了“戴书记”的志愿者。
故事1“不给场地就去区政府信访”
公园部分开园后,30几个男子突然气势汹汹地冲到“戴书记”的办公室,“我们没地方打羽毛球了。”他们是未收编的团队,原来的羽毛球场地在改建后变成了绿化。
“你们都坐下,没椅子的到隔壁搬椅子。”“戴书记”搬来一箱矿泉水,“一人拿一瓶,讲,什么问题?”
“没地方打羽毛球了,应该把绿化拆掉,复原!”
“公园改建是从大局考虑,从绿化、设计各方面,不是说为了打羽毛就能复原的。公园全部改建完成后,你们可以到其他场地继续打。”
一半的人都被“戴书记”说动了,突然,有一人说要闹到区政府,要信访。
过了几天,“戴书记”果然听说有3个人要去信访。她晚上给他们打电话,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第二天先到办公室来说,再去区政府不迟,“你到区政府信访,最后也是传达给我来落实解决的”。
“我知道,换了地方肯定不习惯,但大家都克服一下,来公园是为了身体健康,不是为了受气。”“戴书记”留下他们的电话,应允公园开放后只要有合适的场地,一定会通知他们。
等后山那片开放了,“戴书记”把打羽毛球的人带到那块区域。“你们分成几批,从早上5点到晚上,自己安排,错时。”矛盾就此化解。
故事2“我是山上下来的!”
有次,公园来了一名散客,中年男子。不知是哪里不愉快,一到公园就找茬,和晨练团队吵架,说侵占了自己锻炼的地方。
因为这事,闹到了“戴书记”办公室。一进办公室,男人就拍着桌子说:“我是山上下来的!”
“啪”一声,“戴书记”不怯,反而把桌子拍得更响。“他凶,我比他还凶,就把他吓住了。”
“戴书记”在办公室里开始和他聊聊天,做做思想工作。渐渐的,男子开始相信“戴书记”,还答应看到公园有不稳定情况,就向她汇报。他变成了“戴书记”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