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报告

10.10.2015  15:51

新闻中心讯 10月8日,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发布了《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2015年3季度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目前的紧盯美元导致人民币币值高估,人民币短期存在贬值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不具备持续大幅贬值基础。

根据《报告》,2015年第三季度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在8月10日之前,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延续了之前持续走高的态势,继续小幅升值。8月10日之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出现了一个迅速下跌的过程,在此之后至季度末有效汇率指数保持震荡走势。三季度盯住一篮子货币模拟指数呈现出前期持续走低,后期小幅震荡态势。

2015 年第三季度对货币篮子中的大部分货币人民币都呈现贬值态势(共有17种货币对人民币贬值),贬值的幅度略大于升值幅度。其中对人民币贬值幅度最大的为巴西雷亚尔,其次是俄罗斯卢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幅度均超过了5%。对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大的是日元,其次为欧元、港元、阿联酋迪拉姆以及美元,上述五种货币对人民币升值幅度均超过了2%。

关于影响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宏观因素,《报告》认为,主要有四大因素:首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再下一城;其次,中国经济形势下行,出口同比持续负增长,订单指数迭创新低;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目标下,政策层将保持汇率平稳,央行无意大幅贬值刺激出口;最后,美元加息预期之下,全球流动性收缩,资本洪流退出新兴市场。

报告》还对第四季度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进行了展望,并认为,短期贬值压力仍主要来自:资本外流;经济下行风险以及美元升值压力。《报告》同时指出,从经济和金融系统性风险看,中国经济结构趋于改善而非恶化,增长动力更加均衡,经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趋于下降;同时,为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近期政策层将以保持汇率稳定为重要目标。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不具备趋势性大幅贬值的基础,今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基本维持稳定,小幅波动的态势,波动幅度不会超过2%。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有效汇率将呈现小幅震荡升值的态势。

据介绍,复旦大学在人民币汇率方面有长期的研究积累。与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组织编制的汇率指数相比,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的特点表现为:它是逐日发布的,因而提高了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及时性和动态性;它不仅包括贸易加权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实际有效汇率(REER),而且还包括根据盯住一篮子货币模拟的人民币汇率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