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种抗战图书成为亮点:一代代学者反复书写抗战[图]

21.08.2015  12:12

  原标题: 一代代学者反复书写抗战 是因为它具有永恒的价值(附照片)

  艰苦卓绝的抗战往事化为文字,成为这个夏天阅读的一个热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出版界推出一系列相关图书。记者从全国各大出版社获悉,今年亮相上海书展的抗战主题图书已超1200种,它们中有基于一手文献、史料的史实性论著,也有当代视角下有温度的文学创作。

  “抗战值得每一位有雄心壮志的人书写。”评论家李敬泽认为,尽管一代代学者、作家反复书写抗战,但时至今日,这一题材还远没有写尽,它具有永恒的价值。有担当的书写,能让历史的灯塔照亮未来。

   一手文献资料浮出水面

  一批史实性著作的出版,为人们触碰真切的战时样貌提供了可能。书展上,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推出的12辑32册《淞沪抗战史料》,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出版的和淞沪抗战相关的史料。该书充分利用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源,选辑汇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的通讯、纪实、回忆录及报告文学等。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认为,该书不仅填补了研究空白,亦能引起民众关注,战争中的残酷与温情、动荡与坚守,透过战地记者报道、亲历者日记、军队文献等一手资料浮出水面。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收录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戴安澜、蔡炳炎、谢晋元等抗战先辈近100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心灵史。有专家认为,重读这些抗战家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民族抗争中每个个体的经历、思想的重新发掘。

   思考战争背后和平与友爱的认知

  “掀开尘封的历史,是让我们去思考战争背后留下的关于和平与友爱的认知。”近代史研究专家张伟说。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文学作品,同样引人关注。军旅作家王树增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抗日战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以3卷本180万字的恢弘篇幅记述了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争。这部书,王树增写了整整5年,而付出的案头工作更是长达十数年。抗日战争涉及的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亲历者遍布各地,王树增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他说,他想呈现浩繁的人类事件结构动向;同时,在浩瀚持久残酷的战争中刻画民族的尊严,保存战争中人的生动形象——那些战争细节,民族的性格、意志和情感,战争的艰难选择和结局。比如在写到淞沪抗战时,王树增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炮兵营营长刘宏深带领士兵们勇猛冲击,几乎每前进一米的距离,都要用战死士兵的尸体铺路。他阵亡时年仅28岁,新婚不足百天。

  1945年日本战败,一批侵略者的后代被留在中国,由中国人民抚养长大,他们被称为日本二战遗孤,总人数超过4000人,其中九成以上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带来的《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一书开启了这段尘封的往事。该书作者中岛幼八曾作为日本遗孤在中国生活了15年。他说,是一位名叫孙振琴的中国农妇收留了他,在食物匮乏的1945年,养母给他按摩腹部,将食物嚼碎后喂给他,寸步不离地看护其左右。“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