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应把器官捐献等“身体权利”写入慈善法(等7则)

25.11.2015  12:00

[编者按] 大学是社会的智库。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建言献策,独到见解和精彩论断不时见诸媒体。交大新闻网专门开辟“一周声音”专栏,摘发部分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的“交大声音”,展示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传承等方面的见解、思想、精神,向专家学者对提升国家和社会软实力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汤晖副教授:应该把器官捐献等“身体权利”写入慈善法

应该把器官捐献等“身体权利”也写入慈善法。现在的慈善法草案只包括了财产权和慈善服务权利,并没有包括器官、角膜、骨髓捐献等身体性权利,这是草案的一大缺憾。(光明网 2015.11.18)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杜严勇副教授:机器人引发的伦理问题已经是日益紧迫的现实问题

机器人引发的种种伦理问题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虚构与想象,而是日益紧迫的现实问题。陪护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要,但是人们还要关注这种情感可能导致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情感依赖是否会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11.18)  

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撤县改区”或加剧北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的情况

北京作为首都和直辖市,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去发展。在体制上,需要逐渐跟国际都市接轨,形成全市域的城市管理体制。因此,密云、延庆“撤县改区”的做法,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撤县设区后带来的产业和人口集聚,可能会跟北京市现行的控制人口政策发生一定的矛盾。由此带来的一个可能的后果,就是加剧北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的情况。(财新网 2015.11.19) 

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朱向阳教授:希望机器人与神经科学领域专家一起进行跨界研究

两个自由度的机器人就可以实现80%的手部功能,4个自由度则可以实现手95%的功能。我们要争取做到用最少的自由度控制最多的关节,现在应用传感器不难,从机电技术的意义上来讲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难的是机器与人类感知的衔接,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我们可以基于患肢区经皮电刺激来重建感知通道,甚至说未来能不能研制出通往大脑的USB接口。希望机器人与神经科学领域专家一起进行跨界研究。(搜狐网 2015.11.2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蒋萌:生育二孩更需孕期保健

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许多家庭着手准备生育二孩。备孕妈妈在怀头胎时的紧张情绪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孕期同样不能掉以轻心。(新民晚报 2015.11.2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涛:三类人要更重视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与产前诊断

耳聋基因诊断有助于了解病人及其家属所携带遗传突变的类型和构成,对以下三种人群具有特别意义,应及时到耳聋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第一类是具有家族性耳聋病史,又面临婚育抉择的遗传性耳聋病人或其亲属。第二类是具有遗传性耳聋家族史背景的新生儿。第三类是携带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的药物性耳聋患者。(新民晚报 2015.11.23)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罗守贵教授: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推动了知识密集产业迅速崛起

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30%,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不容低估。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过去主要追求数量和速度转向重视质量与效益,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推动了知识密集产业迅速崛起。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这不仅在于人口、面积和位居亚洲核心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其拥有海量的科技人力资源、极富活力的经济体系和不断壮大的市场规模。(国际金融报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