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讲话频频被掌声打断
01.06.2016 09:29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两院院士、全国科技界代表、各省领导、科技管理人员近4000人参会。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盛会。
1978年,年轻的陈宜瑜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持成立了白鳍豚研究组。那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随后几年,国家科技政策初步框架基本完成,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开始布局,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
陈宜瑜亲历此后的每一次科技大会。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今天的会议是197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科技会议。”陈宜瑜说,这是对全社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动员和部署。
这是因为,当下的中国再次走到一个关键节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创新鼓与呼。
“可以感觉到,总书记的话透露出中央的紧迫感,以及对创新的期待。”陈宜瑜说。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总书记说,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如何变?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总书记的五点要求指明方向。
“总书记没有就科技论科技,而是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发展中系统考虑,阐述了科技创新与企业、体制、人才的关系,同时还把中国的科技创新放到世界发展的格局中去考量。”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坚信,这是一次具有标志意义的大会,中国将迎来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我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突破,这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源动力。”陈宜瑜说。
可能没有几个人比华为总裁任正非对此的感受更加深刻。“华为每年研发投入约为100亿美元,未来仍将增加。”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华为有8万员工,其中2万人负责科研。
对基础研究“下血本”让华为成为中国企业的一张名片。就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前夕,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成功的基因和秘诀是,坚定不移28年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每年总投资近100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600亿元“弹药”炮轰这个“城墙口”,最终让华为在大数据传送上世界领先。
在讲到深化改革创新、强调弘扬创新精神,培养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等问题时,总书记的讲话频频被掌声打断。
“都说到大家的心坎里了。”总书记谈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让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程鹏飞倍感振奋,“这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正在修订新的促进成果转化的办法。这说明中央对科技创新目前存在的问题掌握得非常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这些都是科技界反映了很多年的问题,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我认为接下来一定会出台一些具体可行的政策加以解决。”陈宜瑜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全程认真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并做了记录。“总书记的话讲到大家的心坎里了。”他说,“一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创新、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瓶颈,迫切需要解决。”
让陈宜瑜印象深刻的还有总书记一再强调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来自上海港湾集团的徐士龙则表示,约50%的GDP、80%的再就业由民营企业创造,他呼吁国家在科研经费和科技评价体系能向民企倾斜。“如果民营企业能更多参与国家创新活动,将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作用。”他说。
“让我们扬起13亿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憧憬的风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号角已经吹响,汇聚全社会的创新力量,中国将继续昂首前行。
(科技日报北京5月30日电 操秀英 刘 垠)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01.06.2016 09:29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