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部“不急”反而多滞留 病人最长住了7年
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从枫林路搬迁至斜土路新址。搬迁期间,急诊部主任李锋与同事梳理抢救室、留观室病人,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急诊共有32人滞留超过100天以上,其中滞留最长的达2765天,也就是在急诊住了整整7年有余。滞留患者中,神经内科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为1750天、呼吸内科149天、风湿科333.88天,超过一半是80岁以上老年人。
三甲医院急诊部,理应是诊治疑难杂症急性发作的“主战场”,何以成为诸多老年慢性病人康复治疗站?
病人家属苦衷多
此次搬迁后,中山医院急诊规模再增:抢救室留观病床从80余张增至120张,留观室病床从120张增至190张。去年11月3日新急诊部正式开诊,仅一周,急诊已如往常呈现饱和状态。记者走进斜土路新址,亮堂堂预检大厅内,数张加床横陈,外加家属躺椅,环境已现逼仄,保护病人隐私几成奢望。护士长张育红坦言,“搬迁后,许多滞留病人被劝说回家,可也有不少病人继续滞留。他们早已过了急性发作期,在院治疗仅以稳定病情为主。”
急性期过了为啥不出院?病人有苦衷,家属亦无奈。一些家属表示,找不到后续康复治疗机构是主要原因。年过八旬的孙老伯,因肺功能衰竭,做了气管切开,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他在急诊待了两月有余。孙老伯儿子也已花甲年龄,每天往返医院和家要一个多小时,他叹气说,“气管切开了,回到家没人护理老人;兄弟几个也曾找过社区医院、老年护理院,可都一床难求。住急诊环境虽差点,起码医疗护理力量跟得上。”
也有少数责任心淡薄的家属,对长期滞留老人不闻不问。留观二室内,一位老人索性将家中房子出售,所得钱款一分为二,一份用于医疗费用,一份支付给前来探望的子女。护工阿姨直言,“子女基本一个月来看一眼,付好护工费便走人。”
急诊病人长期滞留,并非中山医院独有现象,而已成为申城三甲医院急诊部的“流行病”。另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内,更有一位急诊病人自1990年滞留至去年离世。
分流措施收效甚微
面对滞留病人,医院有什么办法实行分流吗?李锋倒出苦水:院方也曾想过多种途径,为这些滞留病人找下家;可近些年来,几乎所有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李锋说,医院内部通过加快普通病房收治、加快急救床位周转率,尽可能减少滞留患者,可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急诊部每天收治急救车送来的病人40余人,他们九成以上从外区县来,大多数是反复发作的老年慢性病。普通病房认为这类患者收治入院意义不大,急诊治疗后家属又不放心回家,床位周转率始终快不起来。
为给急诊滞留病人找出路,中山医院与徐汇区卫生计生委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希望病人情况稳定后转入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扩大康复科室外延,与老年护理院建立合作等,但实际收效仍不令人满意。徐汇区内二级、社区医院康复床位本就紧俏,滞留病人数远大于下级医院实际空床数,难以对接;至于新增的康复床位,且不说床位僧多粥少,还有部分病人家属嫌路太远,宁可挤在急诊,也不考虑前往。就在前不久,急诊顺利搬迁后,医务人员意外收到家属的感谢视频,一方面感激医生长期照顾病人,同时表示还将继续住下去。李锋苦笑,“说老实话,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劝说出院不成,宁可选择不吱声,也不愿得罪病人。”
滞留如此多,中山医院内急诊难以实现有序分诊。用于紧急、突发医疗事故的抢救室,几乎成了老年慢性病房。记者在抢救室内看到,床位全部“客满”,老年肺炎、老年痴呆等病人占了相当比例。张育红说,“由于留观室患者滞留,抢救室内仅有三分之一最后能转至留观室,其余只能等待病人急性期过后自愿出院。”
难题要靠全社会解决
病人滞留急诊,为本就超负荷的急诊医务工作者再增工作量,更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中山医院党委书记秦新裕表示,滞留远非医院一家可以解决;老龄化社会引发的社会问题,还应由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才能从根源上得以解决。目前,申城正在循序渐进开展养老病床的建设,但业内专家表示,解决大量老年慢性病人的康复养老问题,仅靠设立床位还远远不够。李锋直言,许多滞留病人最现实需求并非医疗服务,而是陪护服务;今后,一个孩子、一对夫妻、四个老人的家庭人口格局成为主流,陪护需求更是大难题。政府应有的放矢开展陪护服务工种的培训,扩容专业护工服务群体,让家庭养老可以落地推广。
为合理使用急救资源,医保、急救等部门应有针对性措施。如今,“医院不得推诿病人”是硬规定,致使医生无法对病人说不。可专家认为,医生有判断病人是否可以出院的权力,医保部门不妨对急救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调整,通过价格杠杆分流病人。如,急性发作期后设立一段“宽限期”,过了“宽限期”,医保支付比例须有所提高,引导病人分流。至于急救120,也应制定相关规章,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送往不同级别医院。如此才能让宝贵的急救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最后,部分二级医院转型老年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亟待扩大康复养老床位。业内人士透露:相比其他临床学科,康复学科经济收效较差、床位周转率低,一些本来“五脏俱全”的二级医院,虽定位转型老年护理院,实际操作积极性并不高,康复床位难以落实到位。在规划布局康复养老病床之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才能让康复养老真正有人接盘,让三甲医院急诊的病人滞留问题不再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