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10万人拥有10.8台,AED“急救神器”如何才能真正救命?

08.08.2021  05:41
2021 08/08 05:33 分享 返回

  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丹麦对战芬兰的欧洲杯小组赛进行至第42分钟时,丹麦队中场球员埃里克森心脏骤停突然倒地。37秒后,医务人员带着医疗设备冲进场地,其中有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它可以通过电除颤帮助心脏骤停患者找回正常跳动的心脏秩序。配合一系列急救操作,埃里克森被医务人员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场教科书式的救援,令多年来为aed体系建设奔走的市政协委员们很感慨,作为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便捷医疗设备,aed有“急救神器”的称号。委员们调研后发现,近年来,上海aed数量不断提升,但仍存在着配置不足、分布不均、公众“不会用”“不敢用”等问题。最近,市卫健委答复相关提案时表示,将完善aed设置规划,逐步扩大aed安装量,并扩大急救培训的人群覆盖面。

   大幅提升心脏骤停者生存率

  “我经常想,如果当时现场有一台aed,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回想起去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场悲剧,市政协委员、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朱东仍难掩悲痛。

  去年9月,朱东的一位教体育的朋友在上课时因突发心梗去世,虽然现场有人进行了胸外按压,但仍没能阻止悲剧发生。“他是练体操的,平时身体很好,没人会想到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他去世时不到50岁。”这场悲剧也令朱东开始思考aed配置的问题。今年,他和多位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大型公共场所推广普及aed安放使用工作的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发生量约54.4万例,猝死原因多数为突发心脏病导致的心脏骤停,而这类疾病多发生在医院之外的公共场所。“在上海,由于交通拥堵等原因,120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一般超过10分钟,再缩短的空间很小。因此在专业急救力量到达前,第一时间进行自救和互救显得尤为迫切。”朱东说。

  “心脏骤停发生后的4分钟为抢救的最佳时机,也被称为‘黄金4分钟’。”多年关注aed配置的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谢国群告诉记者,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如果能尽早使用aed电击除颤,夺回窦房结对心脏的控制权,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救人于危难之中。

  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140名进博志愿者参加了培训,现场学习了aed的使用(孟雨涵 摄)

  统计数据表明,医院外发生猝死救治的成功率仅为1%左右;研究结果发现,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抢救时间每延迟1分钟,其生存率就会降低7%至10%,如果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法(cpr),3至5分钟内进行aed除颤,可使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达到50%至70%。

  心脏骤停的高发地点主要在体育运动馆、大型交通枢纽、大型活动中心等场所。国家层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近年来,aed设备已逐步介入院前急救,我国主要城市在大型交通枢纽以及人流密集型场所陆续开展了aed配置工作,上海早在2015年9月就启动了在公共场所设置aed的项目,深圳、南京、徐州已实现aed在地铁交通的全覆盖,北京、广州也相继提出了aed覆盖轨道交通的明确规划,预计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aed全覆盖。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顾杰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