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

07.11.2014  17:07

  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宋善文
  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思政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
  高校思政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或者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真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方法传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和其他学科一样的真理体系,靠真理的力量来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以真理的力量、理论的逻辑征服大学生,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学以增智,真正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

   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人
  改革开放以来,新现象、新问题、新思潮层出不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通过网络技术得以迅速传播或放大。大学生怎样鉴别、判断这些现象、问题和思潮,成为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思政课教学要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思政课教师应该指导大学生看本质、看主流、看大局,“莫为浮云遮望眼”。对于社会阴暗面,一是要敢于承认,不要有意回避、文过饰非;二是要辩证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现实根源,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增强大学生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正确引导,引导大学生弃恶扬善、以德修身,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抵制错误思潮的本领,批判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以丰富的事实说服人
  由于大学生实践经验少,阅历不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感受不深,对思政课教材有些理论理解不透,很容易认为思政课比较抽象和枯燥,时间一长,就会失去对思政课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面对这一现实,思政课教师就要善于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说服大学生。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平时要收集、积累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材料,用历史上、生活中鲜活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说服青年学生。同时,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知丰富多彩的客观事实,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所教内容真学、真懂、真信。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这是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前提。
  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诚恳,平易近人;二是要求思政课教师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把全部精力用于教学,真正热爱思政课教育事业,不为任何诱惑所动、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三是思政课教师要热爱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打动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做大学生的知心人,各级党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做思政课教学的热心人。

   以生动的形式吸引人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思政课的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往往更偏重于理论阐释、观点讲解,总体上形式比较单一。然而,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网上内容五颜六色,这些都吸引着青年学生。思政课教学如果长期形式单一,难免缺乏吸引力。所以,除了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以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就成为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当前,思政课教学除了建立思政课教学网站以外,还可以开通思政课教学微博、微信,开设师生互动平台等多种形式;思政课教学除了运用课堂讲授这一传统方式以外,还应当鼓励教师探索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改变重说教、轻启发,重灌输、轻交流的教学方法,探索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传授与启发相统一的方法,采用互动讨论、辩论、座谈、视频、对话、短剧等多种方式,使思政课教学“”起来。(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院长、教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11/07/content_42586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