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志愿服务关乎的不只是道德 公益组织可“盈利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

07.12.2015  09:02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正逐步成为许多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不能、市场不为”的公共服务之不足,是解决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路径。

昨天,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到来前夕,以“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为主题的“2015年上海志愿服务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300余名热心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和理论研究者聚首,探讨志愿服务发展中的新问题、新变化、新机遇。

避免时光未老“银行”没了

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智库专家顾骏教授认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志愿服务是极好的载体和切入口,应极力形成滚动态势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

年轻时参加志愿活动,服务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你老了需要照顾时,再把这笔宝贵的“时间”财富支取出来,换取自己需要的服务,你愿意吗?很多人都点头表示愿意。这是时下流行的志愿者激励机制“时间银行”,可现实是,往往时光还未老,“银行”已没了,辜负了热心肠和好时光。

顾骏说,志愿服务活动关乎道德,也离不开社会和市场机制的支持,“激励机制设计和实施得好,可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活动,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现在,有些地方借鉴无偿鲜血的机制,让志愿者灵活支取“时间银行”中的“积蓄”,一人志愿服务可使全家受益受助;还有的地方为志愿者发放“志愿服务券”,当志愿者自己有难处时,可凭券享受免费服务。

自我造血”弥补双重失灵缺憾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俞志元博士一直关注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的创新,她说:“很多公益组织在服务模式、筹款模式和组织形式上不断创新,弥补了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留下的缺憾。

“互联网+”可为志愿活动提供怎样的便利和可能?公益组织“支教中国2.0”给出了答案——他们搭建远程授课教室,把志愿者和偏远乡村的孩子连接起来,免去了志愿者耗时耗力、跋山涉水去支教的周折。这种授课方式聚拢了很多无法抽出大段时间的忙碌白领,利用小段空闲时间支教的模式也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公益组织如何突破资金瓶颈和现有筹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2009年,12位在沪法国人成立“海上青焙坊”,为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提供免费法式烘焙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就业。2011年,这家“授人以渔”的公益大“厨房”也华丽转型,开拓了“自我造血”的新路。他们注册成立公司,为企业提供烘焙课程,并销售学员制作的面包,实现了盈利,为持续的公益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

利用规范的网络平台众筹善款,也成为一些公益组织的探索。今年9月,“支教中国2.0”将广西、甘肃和河南三地远程课堂的募款项目参与腾讯公益的网络公筹活动,利用众筹和腾讯公益配捐的方式,5分钟就完成了90%以上的筹款目标。

注册志愿者可获意外伤害保险

论坛上,不少人提出,如果志愿者提供服务时产生法律纠纷,自身或受助者生命、财产受到损伤,该怎么办?上海纽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方正宇律师等专家学者认为,应用法律法规形式保障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

在为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方面,上海从来不遗余力。《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5)》显示,自3月5日起,上海注册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活动期间,万一遭受意外伤害,将获得最高2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障,最高1万元的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偿及50元/天的意外住院定额补偿。

在此基础上,本市将在“12·5”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启动“志愿者保险1+1”项目,本市注册志愿者可通过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的官方微信,支付1元购买该产品,获得为期一年的最高4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障,最高2万元的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偿及100天的意外住院定额补偿。



    原文来源: 文汇报   |  发表时间:2015-12-03   |  作者:顾一琼、李静
    原文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12/03/content_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