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学院接受第三方评估团实地考察评估
19.04.2016 08:09
本文来源: 同济大学
4月14日上午,同济大学校长兼中德学院院长裴钢,外事办公室、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中德学部以及中德学院负责人等在逸夫楼会见了评估团的全体成员。裴钢与评委们进行了深入交谈,回顾了中德学院发展历程,展望了学院未来发展方向。裴钢强调了大学国际化水平,对提升大学的国际声誉的重要意义,表示同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德两国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方面的合作,并寄语中德学院要不断开放学院资源,吸纳学校各方力量,把学院的国际合作推向更高、更深的层面,集结优质资源,筑巢引凤,为学院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连续三天的评估活动中,评估团成员全方位考察了中德学院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情况,通过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交流会谈,探讨了如何更好开发、利用有效资源,共同开展中德两国教育合作。委员们通过近30场座谈,分别听取了中德学院领导、教席教授、行政人员、中、外学生对学院发展建设的意见建议,并与学院资助企业、学院毕业生用人大户会谈,了解用人单位对中德学院办学质量的评价。他们对学院毕业生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西门子公司全球首位华人副总裁沈学军、副总裁罗兰贝格、合伙人张君毅,德国总统奖、德国总理奖、洪堡奖学金获得者、现就职于麦肯锡公司的张海晨都是杰出院友的代表。
4月16日下午,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德学部主任吴志强与评估团进行了深入意见交流。评估团经过近三小时讨论后,Pätzold博士充分肯定了中德学院的办学成就,希望学院作为中德两国交流平台和合作典范,继续保持创新优势,发挥引领标杆前沿作用,保持独一无二的与企业界合作优势,并呼吁合作各方继续支持中德学院的创新办学模式。姜锋教授对学院发展提出了“五个结合,两个关系”的建议,希望中德学院:战略上与大学发展战略相结合;创新能力和特色与德国合作相结合;教授与学科发展相结合;课程设置与相关学科相结合;政治上保持与中德两国政府的合作相结合;希冀中德学院继续发挥人才培养示范作用,加强与学科融合,处理好教学、科研的关系;发挥平台作用,处理好中国学生、留学生培养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基金教席的独特优势,汲取德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经验,开设新的面向全校学生的课程,在同济大学博士生院建设中做出贡献。
吴志强高度赞赏评委们高强度、富有成效的评估工作,感谢评委们提出非常有价值的评价和建议。他表示,评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对学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学校各级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定会高度重视评估意见,经过分析整理后,进一步改善学院办学条件与环境,以保持中德学院在中德合作办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 同济大学
19.04.2016 08:09
故
事
大兴调研担使命 数字赋能促发展 |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开展千村调查
7月17日至7月23日,上海财经大学
大兴调研担使命 数字赋能促发展 |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在辽宁丹东宽甸开展千村调查
为探究数字技术在乡村应用情况,7月20日至26日,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