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办学30周年】03级傅祥芸:中德四年,你的坚持教会我德国的严谨

11.11.2015  09:50

      中德合作办学已经在风雨中走过了30年,在这30年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专业知识夯实,个人能力出色的优秀校友。值此之际,新闻中心特联合中德学院,采访了一批毕业于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校友们,以校友回忆录的方式展现他们求学的精彩故事,分享他们求学路上的徘徊勇敢,也表达他们最殷切的祝福。
      将采访邀请函寄出去的第二天,新闻中的记者就收到了来自03级中德学院电气专业的傅祥芸学姐的回信:


      “早晨7点,还未开始一天的工作,突然接到采访的邀请,这让我有一些受宠若惊。回想起中的学院四年的学习经历,至今依然有历历在目的感觉。
      说起来,在德国求学时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倒是不少,但说到印象深刻的经历,我反而首先想到了在上理中德学院学习时的一个场景。当时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顶层,某天晚上十一点多,整幢教学楼唯有我们教室的灯是亮着的。有位学校保卫处的老师以为学生自习后忘了关灯,就上楼帮我们关灯。结果到了教室门口看到的场景却是教室内座无缺席,全班同学挑灯夜读。自那以后,据说有人在那位老师面前提到我们班时他说,“那个很用功的班级我知道的……”。而那晚,其实我们全班同学是通宵在教室完成德国教授要求的实验报告。之所以会通宵是因为德国教授对报告的要求与中国教授不同,同学们一开始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经过那一学期实验课的学习与训练,大家了解了德国教授的要求,也学到了许多德国人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事实上,由于大一时就学习了德语,加上学校一直与诸多企事业单位保持联系,在上理中德学院读本科时就有些到德资和合资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这多少让我在当时就有机会了解了一些企业文化,对我之后的各种面试准备以及工作时适应企业文化都有一定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我们这些参与了中德合作办学的学生们更快的融入到了德企工作的氛围之中。而据我了解,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在外资企业工作,也有成功独立创业的,还有现在仍在德国继续攻读博世学位的同学。正是因为有中德合作办学的教育背景,同学们在工作中会有许多境外出差的机会,也能得到相对较好的工作机会。
      对于我们参加了中德合作办学的学生来说,之所以它能这么有效的帮助到我们,就是因为它独有的优势。我就读的上理中德学院在大一的时候就有德语外教,这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到德国的文化及风土人情;大二和大三的专业课外教则让我们学习了德式教育严谨的要求及制度;大四出国实习的机会更是让我开拓了眼界。这样的机会都是一般专业不具备的,而这些锻炼让我对毕业之后的计划有了更多的想法,也为我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我已经毕业了,也走入了职场,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打拼。作为过来人,我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不管在哪种文化中学习工作都能为人诚实,行事踏实,遇事坚持,懂得感恩,享受生活。最后,我祝愿大家未来前程似锦,始终初心不改。”


        傅祥芸学姐的回忆信让我们看到:一份源自于最真挚责任感的严谨态度,能让每一位曾经在中德学院学习生活的学子都感受到了中德合作办学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中德合作办学的独特优势。也正是这样一份一丝不苟的办学态度,教会了每一位中德学院学生“德国式的严谨”,让他们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职场时仍然能以坚定的姿态为梦想而奋斗不止。

 

上理中德学院赴德国交流生合照

   

供稿:新闻中心 汪芷君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