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桐庐:10张床位也可以办个微型养老院
(杭州日报) 相比城市社区,农村的微型养老院是什么样的?在省内先行试水的桐庐走出了自己的模式。
“所谓微型养老院,也就是引入社会资本,护理床位50张以下,让附近需要的老人在自己熟悉的原居地养老。”桐庐县民政局养老指导中心主任陈柳介绍,“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便是‘家院一体’。家院一体模式是让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与民营农村微型养老机构相互融合,优化资源,让老人得到更专业的照料和更温馨的服务。”
桐庐推进微型养老院建设有着实实在在的政策保障,日前,《桐庐县关于加快发展微型养老机构的实施意见》出台,县财政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微型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等补助,农村微型养老机构拥有10张床位以上的,将给予县级床位建设补助,其中“机构居家化”的微型养老机构能同时享受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运营补助;同时还增加了养老示范乡镇补助、消防改造补助、公办民营及连锁化运营补助、人才补助等,大大降低了微型养老机构的运营压力。《桐庐县关于进一步优化部门服务促进微型养老机构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则专门成立了由民政、消防、发改、国土、住建、市场监管、环保等单位组成的县微型养老机构工作协调小组,这意味着,微型养老院引入社会资本,步入规范化道路。
2015年4月,桐庐县阳光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查梨梅拿到了第一张农村微型养老院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
在阳光养老服务中心,尽管只配设了21张护理型床位,但老年食堂、棋牌室、阅览区、小公园等常规功能区一应俱全。即便是失能老人的房间内,也闻不到任何异味,这离不开护工的专业护理。据了解,这里的3位护工都是当地村民,经过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他们每天都会领着老人们在菜园里播种、施肥、采摘,让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充实生活,一年多的运行,如今21张床位也已住满。查梨梅说,以前农村老人总觉得住养老院很丢人,但如今那些曾经有抵触情绪的老人住了反倒成了“宣传员”,有不少邻村的老人都跑过来参观、咨询。
“我们刚在全市率先出台了促进微型养老机构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到的多部门并联审批、开展微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推进微型养老机构连锁化运营等措施,对其健康发展将会起到促进作用。”桐庐县民政局局长丁有理说,桐庐正在全面加快“居家机构化模式”推进力度,并探索公建民营,实现市场化运作。
目前,桐庐已建成5家农村微型养老院,其中,君山之家为老服务中心已承接3家完成升级改造的微型养老机构,实现连锁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