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工博会今天开幕 各类智能科技产品一一亮相
飞行员状态不对可及时预警?2015中国工博会今天拉开大幕,由近3000家企带来的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科技产品一一亮相。其中一款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在驾驶员帽子里安装了芯片探测、传输设备,驾驶员或飞行员脑电信号如剧烈波动或太过沉寂,系统就会报警提醒。据悉,该系统已在和铁路部门合作,有望在动车上投入实际操作。此外,可替代航天员登月的机器人宇航员“小天”也首次亮相。
“帽子”里安装探测芯片
昨天的“创新科技馆”内,一名工作人员正戴着一个铁路工作人员的“帽子”玩游戏,特别的是,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脑电波的动态变化,可以根据意念的集中度决定游戏能否通关。
其实这是一款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如果半个小时里,驾驶员或飞行员脑电信号一直处于剧烈波动或太过沉寂,系统就会报警提醒了。”该公司一负责人孙虎介绍说,这个“帽子”里安装了芯片探测设备和传输设备,通过这种可穿戴设备,采集人员脑电信号和运动状态等信息,结合大数据系统等,可以精确地判断操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同时相关信息将发送至管理中心,一旦状态异常,会对驾驶员做出预警或干预。
“不仅仅是铁路,民航飞行员也可以使用。”孙虎表示,脑电信号很敏感,在生活中很难由此得出异常的判断,如喝酒后也会有强烈信号。但是在驾驶动车或飞机的过程中,若是长时间脑电信号异常,就可以得出他过于兴奋或疲劳等结论,这在运输中会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
“小天”执行航天员任务
看过电影《星际穿越》的观众一定对里面的机器人宇航员印象深刻,它们保护着宇航员的安全。现在我国的宇航员也有这样的机器人小伙伴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研制的机器人宇航员——“小天”首次亮相国际工业博览会。其在构型与外形上与人相似,酷似钢铁侠,由头部、躯干、3自由度颈部、2自由度腰部、7自由度手臂、12自由度五指灵巧手等部分组成。
“小天”是能够应对恶劣空间环境和复杂操作任务的新型空间机器人,主要用于辅助或替代航天员开展在轨操作。未来可应用于空间站、载人登月等有人环境,辅助航天员扩大活动空间和工作空间,减轻航天员工作负担;也可应用于在轨服务、空间探测等无人环境,替代航天员执行复杂的操作任务。另外,它还可替代航天员进行登月活动,在月球表面搭建基地,进行无人勘测。
805所空间机器人团队技术负责人陈萌博士告诉记者,与一般执行重复路径操作任务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小天”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小天”的双臂和手指非常灵活,小到抓取钢笔、光盘等日常操作,大到插拔旋拧、更换电连接器等工业操作,他都能够胜任。
未来,“小天”的小伙伴们也可应用于地面极端复杂环境的操作,比如爆炸、地震等事故现场的救援,核电站设备的检修维护等。
此外,我国自主发射火星探测器也首次公开亮相,现场展示的是表面包裹着金灿灿的热控材料的1:3比例的火星探测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