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学校开展多种活动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

25.04.2016  21:26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连日来,各地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举办多种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报国之志,传承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贡献力量。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单个飞船运行到多个目标交会对接,从地月转移到绕月探测……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飞行控制任务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今天向中小学师生开放。前来参观的师生或拿出笔和纸记录,或争相拍照留念。  

  “航天的高度,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高度。”朝阳外国语小学北苑分校校长张春荣说,“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不断飞向新高度的奥妙,那就是创新。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航天员在太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经过怎样的训练?”……近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内,学生们带着好奇,将这些问题抛给了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  

  曾经随神舟九号飞船和队友景海鹏、刘洋一起进入太空,并且顺利完成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手控对接任务的刘旺,走进校园与中学生面对面交流。  

  “航天技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它需要很多成熟的实用技术来支撑。同时航天技术的进步,也能促进实用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也是我们国家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原因。”在交流中,刘旺鼓励学生们学好各项文化知识。刘旺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离开了地球看地球,让他真切感受到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美好。他希望学生们在平时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好地球良好的生态环境。  

  几十分钟一晃而过,学生们收获满满。初二学生申舒仪说,与刘旺的交流让她了解到很多太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在课堂上的所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吸管火箭打靶竞赛、太空种植植物展示、模拟火星地面、气火箭制作……一项项引人入胜的航天特色科技作品和项目,引起学生观众的浓厚兴趣。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办“我的航天梦”青少年航天特色作品展演活动,迎接首个“中国航天日”。  

  此次活动由钱学森图书馆与上海市宇航学会、上海科学创新教育研发中心共同主办,6所中小学轮番展演,并设置固定摊位,向青少年和观众展示航空航天事业的魅力。  

  “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变小,压力就会变大,气火箭就是利用这种压力飞上天的。”在展示摊位上,上海光明小学学生正在向好奇围观的人们认真介绍自己的气火箭制作项目。小小航天员说:“希望将来我也可以成为像钱学森那样伟大的科学家,造出真正的火箭和飞船,帮助祖国征服宇宙、征服太空。”  

  4月24日,西北工业大学卫星地面测控站落成仪式在西安举行。该测控站是一个开放性的微小卫星测控系统,可以满足UHF/VHF和S波段卫星测控需求,同时兼具光学测控能力。该测控站与荷兰、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地面卫星测控站实现了联网,在微小卫星任务期间,可以通过不同地区分布的测控站对微小卫星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西北工业大学卫星地面测控站是欧盟“QB50”项目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及全球三个任务控制中心之一。“QB50”项目由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学生参与完成,将于今年内同时发射50颗微小卫星,组网对目前人类尚未深入涉足的低热层(90到300公里)进行研究,此外还将开展立方星编队飞行、太阳帆推进、太空垃圾清除、航天器再入返回等多项创新型研究。(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