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议:从“人”的角度布局张江科学中心

08.03.2017  1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年多来,上海大力推进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张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顶尖的大科学装置。如何加快建设张江科学中心?让其源源不断产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代表委员们纷纷给出建议。

   为平台二期设绿色通道

  “从全球看,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家实验室都是依托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装置群的建设,是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和核心。”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陈和生说。

  陈和生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国的大科学设施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很多成果,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一些已经是国际领先。但要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国家大型科学平台主要服务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往往会分阶段建设。一期完工后,二期建设项目往往拖好多年,严重影响了大型科学平台作用的发挥。我建议国家对大型科学平台二期建设的立项设立绿色通道。”陈和生说。以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为例,其设计能力为60条光束线站,一期建设完成后,目前有13条光束线投入运行。由于现行体制机制限制,二期工程需要重新立项,如果项目无法纳入下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再等五年,而且还要与诸多项目竞争。上海光源2009年一期工程竣工后,去年底二期工程才动工。陈和生说:“大型平台的效益在国际上已经明确,只要一期通过验收,应该立刻启动二期建设,避免设施的闲置浪费。而且,二期工程不涉及征地和环评,可以很快上马。所以建议国家开通此类工程的绿色通道。

  陈和生还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期间的人员经费问题。他表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工程和科学的双重特点,建设过程中包括大量科研工作和非标设备研制,但是工程实施期间难以得到外界对人员经费的支持。希望进一步完善科研费用投入机制,在设施建设过程中考虑科研人员的绩效费用。

  他还建议,国家定期对大科学装置的科学目标和应用成果的实践度进行评估,如果丧失竞争力,就要考虑关闭。同时,要加大对大科学装置运行和研究经费的支持,真正让现有装置充分发挥作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科学中心需创新放大器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上海还在积极跟踪中央的部署,主动对接,争取让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尽快在张江落地。

  大科学装置是张江科学中心的支柱,但在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顾问顾逸东代表看来,科学中心仅仅有科学设施这一“骨架”还不够,在大科学装置四周构建四通八达、充满活力的创新网络,包括一系列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让科学装置的成果尽快落地,这才是科学中心的“血肉”。

  “大科学装置是一座科研高地,代表国家在最前沿的科学领域进行基础性、原创性研究。但不管科学装置有多么‘高大上’,究其根本,它们还是科研工具。我们除了建设这些硬件设施外,还要考虑如何好好利用这些装置,如何围绕特定产业进行布局,并与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对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顾逸东说,大科学装置不能“曲高和寡”,要让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科技企业一起参与进来,使创新网络成为国家科学中心的放大器和倍增器。

  顾逸东以空间技术为例,“前不久,俄罗斯利用空间站技术,发现了可以有效抗癌的蛋白质晶体,这一新发现就是由地面研发人员提出,最终在太空中实现科学验证,最后回到地面,由相关制药企业投入到产业开发中去的。这种天地联动的模式,使得太空科学装置与地面不同学科的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开创了融合创新之路。”他说,国家之所以将科学中心放到上海,是因为上海科研力量雄厚,科技基础好,科创企业众多,张江科学中心应该发挥这样的优势,在交叉创新中,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科学中心的创新网络要想顺畅流动起来,各类科研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坚持高端定位、开放共享,而不能变成某个单位的“后花园”。“传统科研单位都有各自的条线和行业属性,在张江科学中心内,要想办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围墙’,让人员、资金、项目流动起来,在交叉互动中,激发创新的火花。”顾逸东同时建议,张江除了集聚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人员外,还要有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后者要拥有对外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使平台走出科研大院,在对应的产业链上“开花结果”。

   引才不能“重海外轻本土

  在张江科学中心建设过程中,人才无疑是最宝贵的资源,我国7000万科技人才中,绝大多数是本土人才。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王向朝担心,人才聘用、考评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的“重海外、轻本土”的倾向,可能让很多本土人才“寒了心”。他认为,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以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为标准,不盲目设置“拥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等“门槛”,为本土科技人才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

  一些高校在聘用人才时,明确规定应聘者必须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要求“具有海外博士学位”“在海外工作2年以上”“海外知名大学博士”等。在某“高校补充师资供需洽谈会”上,现场30多所高校提供的近900个岗位中,有不少都对“海归”大亮绿灯,明确规定“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或者要求“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等。

  王向朝说,海外科技人才与本土科技人才之间“待遇”的不公平,不仅体现在人才聘用方面,还体现在用人单位的人才考评方面。部分高校规定,对于40岁以下的教师,拥有海外经历的人员可以提前两年评副高级职称,“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等等。此外,一些高校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作为晋升教授的硬性条件,明确规定“教师系列人员申报教授职务,须有连续6个月及以上在国(境)外教育或科研经历”等。于是,就出现了科研骨干中断项目去海外“镀金”的现象。

  给予海外人才优厚的待遇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本土科技人才即使成长起来,也很难有与海外人才公平竞争的平台,更多的是通过“熬资历”“比论文数”等老路子晋升,晋升后的待遇也很难达到同层次海外人才的水平。诸多向海外人才倾斜政策的实施,难免引发相同层次、工作多年的本土人才的心理失衡,“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王向朝说,去年我们研究所做了很多“非常有显示度的工作”,比如天宫二号上的“原子钟”等等,团队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本土人才。他自己带的研究生,入学后就在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上锻炼,水准并不差。

  “我认为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重视海外人才,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本土人才。”王向朝说,唯一合理的标准,就是以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作为评价标准。当然,海外人才的视野较为开阔,可以作为能力的一个因素加以考虑。这样一来,广大本土人才的“心气就顺了”。

   有底蕴的科技城先要有人气

  张江科学中心建设最终要打造一座世界级的科学城。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志远看来,科学城的核心是人。

  张江科学城之前,于1958年命名的嘉定科学城走过一段探索之路,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强力支撑。近60年过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上海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如今的张江科学城是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就要求它将代表国家在诸多领域起引领作用。”朱志远说,嘉定科学城的人才是内部培养的,而张江科学城则是放眼世界,向世界招揽人才。不仅如此,张江科学城拥有世界水平的装置,处于学科前端,拥有科学城最基本的要素。而作为高起点的科学城,张江科学城要有高的定位抱负,要对周边有强有力的辐射作用。

  规划中的张江科学城蓝图宏伟,将转型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我们硬件起点不低,但软实力的差距仍旧很大。”朱志远曾考察过国际上不少科学城。比如有“巴伐利亚硅谷”美称的德国慕尼黑科学城,其主体由两所大学、马普研究所构成,是德国电子和微电子及机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中心,拥有数百家电子工业公司。再如日本筑波科学城设有宇宙研究中心,拥有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被视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

  “这些科学城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也由此成为该国的创新高地。”在朱志远看来,人是科学城的主体,在科学城可以没有制造业,但一定要有高端服务业,而科学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要围绕人的服务需求展开。

  而目前的张江,一到晚上和周末,就显得空荡荡,城市功能也相对滞后。目前,张江的产业用地占比高,空间资源紧缺与低效用地并存,居住与工作空间分离,缺乏住宅、商业、文体、医疗、教育等相关配套。

  “有底蕴的科技城首先要有人气。”朱志远说,张江科学城的规划不仅要着眼于国家重器、提升产业能级,更要从“”的角度去谋篇布局。

  可喜的是,规划中的张江已经开始凸显人的元素。张江将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核心区,搭建科技平台、商务平台和生活平台,通过商务、研发、产业和生活等主导功能,提升商业和居住社区的能级与水平,打造集一流办公研发环境、商业商务环境、人文生活环境和创新发展环境为一体的产业社区。伴随着张江国家实验室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示,日后的张江科学城,在全力推进国家大科学设施落地的同时,将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围绕”的空间格局。未来,张江将推进川杨河两岸、主题公园、未来公园等一批大型绿地建设和景观提升项目建设,配套建设多样性的文体休闲设施,营造宜人的开放空间和生活环境。相关轨交线路建成后,张江核心园轨交线路里程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2%,覆盖范围提升26%。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