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董廖凯原教授在“黄帝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新闻中心讯 9月13-14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凯原中国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下称“凯原中心”)成功举办“黄帝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国际研讨会。复旦大学校董和法学院名誉教授廖凯原在会上进行了题为《黄帝范例:轩辕反熵运行体系2.0》的主旨演讲。参会的40多位学者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与机构,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政法学院、湖南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等。
会议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凯原中心副主任王振民教授主持。凯原中心创始人和主任、凯原法学院凯原国际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复旦大学校董和法学院名誉教授廖凯原教授进行了题为《黄帝范例:轩辕反熵运行体系2.0 》的主旨演讲。廖凯原教授是第一位指出轩辕思想是中国诸子百家本源的学者。在此次演讲中,他进一步指出,13亿华夏子孙的多元化的思想均源于轩辕思想和轩辕之道,其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同时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存。为了实现轩辕大同的使命,廖教授提倡并发展出了轩辕反熵运行体系2.0,其中包含以下五大要素:轩辕之道或KQID(凯原量子信息力学),轩辕的天命,轩辕的法哲学和法治与义理科学观,免费午餐经济体制科学观和关于环境的科学观。
廖凯原教授的轩辕2.0体系基于源自轩辕之道的“先予后取”原则,支持思想在多样性中的统一,包括轩辕思想与道和所有中国思想在多样性中的统一,以及自然科学(道)与人文科学(道)的统一。
此外,凯原中心执行主任徐炳教授就《黄帝思想与先秦诸子百家研究中的八个问题》作了报告。
在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集中讨论了黄帝思想与诸子百家之间的源流关系。凯原中心研究员倪正茂教授就《扬权》篇探讨了黄帝对韩非法家思想的影响。高道蕴教授则强调对一个古代国家法律体系的评价需基于同时代的标准,而非当代标准,并从《黄帝四经》中得出结论,中国自黄帝时代以来便已是一个法治国家。另外,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幼瑜教授也证实了《黄帝四经》中的道原思想和现代信息科学是相一致的,而廖教授也在其KQID理论中对这一科学理论加以发展。其他包括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张少瑜教授在内的学者也对黄帝思想与道家、法家、儒家、医家、兵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的源流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黄帝城位于在长城以北、黄土高原之边。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考古研究发现,认定这里存在一个黄帝时代的古城,很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城——“黄帝城”。9月13日,所有参会者对黄帝城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黄帝城遗址、黄帝泉(阪泉之战发生地)和中华合符坛。
轩辕是首位经绝对多数投票选举出的领袖。各部落成员聚集涿鹿参与投票,设立了世上第一个联邦政府形式的政治联盟,建立了首个中华文化共同体,并接纳包容所有的部落、种族、文化和民族。
下图中石碑上,刻有在轩辕元年(4711年前)建立现代中华文化共同体时的首次庄严宣誓,记载了当时所有部落聚集涿鹿,以民主投票推选轩辕为首位天下共主。他们以龙为国家图腾,象征权力、创造力与力量。他们决定以轩辕为核心及政府首脑, 在涿鹿建立首个联合政府。因此,涿鹿成为这一新成立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首个都城。
在闭幕演讲中,廖教授号召与会者达成共识:轩辕是我们的文化英雄、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缔造者和赋予者;此外,正如毛主席尊敬地称之为我们伟大的“赫赫始祖”,以及我们自轩辕元年(4711年前)起现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创始人。轩辕不仅是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的本源,也是13亿华夏子孙的多元化思想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