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国内外康复医学专家在沪探讨交叉研究
5月30日至3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上海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的学科交叉及转化”,来自国内外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领域的70多名知名专家和600多位同行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得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技术支持,被列入IEEE国际会议目录,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会议专项资助。
本次大会面向康复医学工程的研究人员与专家,在包括但不限于的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生物力学与步态分析、脑机接口技术、轮椅技术、交通无障碍技术与机器人康复技术等近20个专业领域特设了“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同时,评选出的优秀会议论文将推荐到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另外,对参会研究生实行学分申请制,进一步规范了国际学术会议成果实现程序。
会议举办了一个主会场,9个分会场。主题涉及:疼痛康复管理、徒手治疗与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辅具与脑卒中治疗、颈椎病诊断、治疗、保健预防与进展、Workshop-3D打印临床转化、老年病康复、康复辅具系统、大会论文评审、Workshop徒手物理治疗。各个会场内,与会专家畅所欲言,积极奉献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最新科研思路,最大程度地探讨了生物、医学与工程康复项目交叉研究的可能性,并为基础科研与临床医学的进一步转化提供了新视角。
据了解,康复事业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以中国为例,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多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但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另外,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康复医疗面临的局面更加窘迫。迫切的社会需要,促使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康复医疗事业。
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自开创以来,聚焦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及临床医学发展需要,先后开辟了四大研究方向:神经调节在康复中的应用、康复机器人技术与装备、康复材料研究、神经康复技术与疗效评估研究,并进一步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康复医疗器械的创新技术研发;同时,大会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的创新转化模式,利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结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仁济医院和华山医院等十多家三甲医院,与国内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进一步结合奠定了基础。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05.31